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当期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李润林1 ,刘胜文2 ,王煜2
    2025, 20(9): 497-5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与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方 法:回顾性纳入采用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证实的5例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7例原发性椎管内色素性神 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种疾病临床特征、鉴别诊断要点、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临床特征 不具特异性,均表现为相应病变节段脊髓损害症状为主。5例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7例原发性椎管内色 素性神经鞘瘤常规MRI检查均大体表现为相应节段T1WI等或高信号,T2WI等或低信号。在MRI增强检 查上存在一定区别,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可对临近组织造成侵犯,原 发性椎管内色素性神经鞘瘤多为均匀强化,边界相对清楚。5例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手术时间为80~ 212 min,平均(140±46)min;术中失血量为100~600 mL,平均(260±100)mL;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 MRI显示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7例原发性椎管内色素性神经鞘瘤手术时间为100~ 228 min,平均(150±48)min;术中失血量120~580 mL,平均(250±80)mL;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复查 MRI显示7例均全切除。5例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规律随访,4例患者于出院后3~15个月内死 亡,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死因均为远处转移。1例患者生存期已超过24个月,截止末次随访(2024年6 月)未见局部复发或转移征象,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6个月随访。7例原发性椎管内色素性神经鞘瘤患者 术后定期影像学监测,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60个月,均存活且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证据。结论:原发性椎 管内黑色素瘤与色素性神经鞘瘤临床特征不具特异性,MRI可行初步鉴别诊断,需依赖病理结果加以鉴别, 原发性椎管内黑色素瘤较色素性神经鞘瘤更严重,显微全切除肿瘤是首选方案,术后联合放化疗可延长患 者的生存期。色素性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一般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术后一般无需放化疗,但后期预后 难以预测。
  • 论著
    于果1 ,谢斐1 ,何易1 ,许峰2 ,陈芳1 ,冯霞1 ,王紫颖1
    2025, 20(9): 501-5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脑血管介入手术约束衣,探讨其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纳入140例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n=69)和对照组(n=71)。对照 组采用常规约束带,试验组采用新型脑血管介入手术约束衣。比较两组患者血管首次再通时间及手术总时 间、30 d改良Rankin评分、术中肢体脱出率、患者人均手术费用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手 术约束衣显著缩短了血管首次再通时间[(43.5±13.7) min v.s (50.7±15.7) min, P=0.039]和手术总时间[(81.1± 15.6) min v.s (93.2±21.1) min, P=0.0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约束肢体脱出率(0% v.s 35.2%,P<0.001)和 人均手术费用[(76 315±12 400)元 v.s (81 462±14 142)元, P=0.040]均显著减少。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约束部 位皮肤发红率(8.7% v.s 42.3%, 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新型脑血管介入手术约束衣安全性良好, 并且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肢体脱出率以及减少人均手术费用。
  • 论著
    罗瑶敏1 ,候邦强1 ,许艳林2 ,席愉3 ,王敏4 ,姜鑫5 ,胡恩浩1 ,李雯1 ,王珊6 ,谢玉磊1,7
    2025, 20(9): 505-5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寻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诱发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 复方案。方法:对1例COVID-19诱发吞咽功能障碍1+ 月的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两个阶段的全面评 估及治疗。一阶段行双侧大脑吞咽皮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球 囊扩张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每周 5 次,持续 2 周。二阶段在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舌骨上肌群iTBS, 每周 5 次,持续 2 周。分别在治疗前、一阶段治疗后和二阶段治疗后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标准吞咽功 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基于电子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FEES)的Yale咽部残留严重程度评定量表(Yale Pharyngeal Residue Severity Rating Scale,YPR-SRS)和渗漏误吸评分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 (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舌骨上肌群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和功能性近 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一阶段治疗结束时吞咽功能 无明显改善,会厌谷和梨状隐窝仍有中度或重度残留,患者仅能最小量尝试进食液体。与一阶段治疗结束 时相比,二阶段治疗结束时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提高,SSA评分从32分降至22分;YPR-SRS从中度和重度 残留改善为轻度和微量残留;PAS从4分降至1分;FOIS从2分增至6分,患者除不能连续大口饮水外,可完 全经口进食;双侧舌骨上肌群MEP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fNIRS结果显示患者吞咽相关的大脑皮质网络 功能连接强度显著增加。结论:舌骨上肌群和双侧大脑吞咽皮质iTBS联合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脑梗死患者 COVID-19感染后吞咽困难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案,它可能通过改善舌骨上肌群的功能以及提高吞 咽相关皮质区域的兴奋性和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强度来实现。
  • 论著
    杨莉,王觅觅
    2025, 20(9): 511-5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潜在类别及其与自理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 44 例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于患者康复治疗期间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进 行调查。采用Mplus 8.3软件对患者康复自我效能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对比不同康复自 我效能类别患者的自理能力。结果: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分为康复自我效能一般型 (27.78%)和康复自我效能良好型(72.22%)2个潜在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主要照顾者、康复锻炼 依从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是影响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 能潜在剖面类别的预测因素。2个康复自我效能潜在类别患者的自理能力分级存在差异(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分为2个类别,不同康复自我效能类别患者的自理能力存在差异。
  • 论著
    李小竟1 ,李心乐1 ,卢秀煦1 ,赖鸿鹄1 ,肖海伦1 ,孙炜1 ,吕光耀2
    2025, 20(9): 517-5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索阿尔兹海默病领域的热点话题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应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 月,并用CiteSpace 6.2.R4对发表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情况进行可 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利用智慧芽全球新药情报数据库查询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药 物研发情况。结果:去重后共纳入347篇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英国学者Ben-shlomo Yoav 中介中心性最高;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中介中心性排名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波兰、法国 和加拿大,中国发文量最高,但仅与美国和荷兰存在合作;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是伦敦大学、哈佛大学和复 旦大学;关键词聚类图中,“#0 risk factors(危险因素)”与AD的生物标志物关系最紧密,其中APP和TAU是 更具潜力的药物靶点。结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阿尔兹海默病主要在中国、英国和美国开展。主要热点是 研究AD发病的危险因素,如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等,且相关研究发现APP和TAU是更为重要的生物标志 物及药物靶点。
  • 论著
    禚月,鲍霞,庄贺,左安琪
    2025, 20(9): 523-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儿童异常步态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以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6.1.R6和VOSviewer软件对儿童SCP步态的相关研究 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梳理。结果:通过关键词检索和筛查后,共纳入文献1 364篇,年总发文量呈 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共涉及65个国家/地区,219个机构,200位作者;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为高产国家,阿姆 斯特丹大学为领先机构;各国家和机构在此领域合作密切。结论:痉挛型脑瘫异常步态受到广泛关注,A型 肉毒素注射、巴氯芬鞘内注射、神经根切断术、矫形器辅助治疗是未来SCP异常步态的研究热点,医院-家 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多中心康复训练是未来SCP儿童康复训练的发展方向。
  • 综述
  • 综述
    刘晓东1,2 ,黄琴1 ,徐平1
    2025, 20(9): 529-5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死亡(Cuprotosi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一种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铜参与AD的多种发病机制,铜失衡可通过这 些不同机制诱导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的死亡,以此来导致AD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通过铜死亡参与AD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 综述
    薛芙霞1 ,陈宇1 ,牛雅楠1 ,陆璐2
    2025, 20(9): 533-5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是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衍生的一种新兴康复方法,近年来用于卒中后运动性失语 症的康复。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障碍,提升其自发言语、复述、命名 能力以及构音清晰度,提高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本文就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的背景与发展、装置、治疗卒中后 运动性失语症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展开论述,以期为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康复提供新思路。
  • 综述
    赵留洋1,2 ,罗娇3 ,周明超2 ,王玉龙2
    2025, 20(9): 538-5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以神经血管单元功能障碍及病变为主要特征,是导 致失能和半失能的主要原因。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是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的天然抑制剂,也是维持细胞外基质结构稳态的关 键蛋白之一,对神经血管单元的损伤修复至关重要。最新研究表明,TIMP-1具有不依赖于MMPs途径的功 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成为一种新兴多功能细胞因子。TIMP-1水平变化与CNS疾 病的发生和预后直接相关,以 TIMP-1 为靶点的调控可促进神经血管单元功能的恢复。本文就近年来 TIMP-1在CNS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全面探讨TIMP-1在脑血管损伤、癫痫以及神经退行性疾 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郭莺
    2025, 20(9): 543-5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 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老年AIS患者,收集 临床资料,行rt-PA静脉溶栓,依据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和非HT组,依据PLR值分为高水平 PLR(≥140.29)组和低水平PLR(<140.29)组,并且随访90 d评定神经功能预后。比较HT组和非HT组患 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 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LR对老年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的预测价 值。比较高水平PLR组和低水平PLR组患者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差异。结果:HT组患者NIHSS评分、发 病至溶栓时间、心房颤动史、PLT、PLR均高于非HT组,LYW低于非HT组(均P<0.05)。老年AIS患者rt-PA 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包括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心房颤动及PLR。ROC曲线显示PLR预测 老年 AIS 患者 rt-PA 静脉溶栓后 HT 的截断值为 147.415,曲线下面积为 0.807,灵敏度为 76.2%,特异度为 82.9%。高水平PLR组患者90 d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PLR组患者(P<0.05)。结论:PLR是 老年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影响因素,对HT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且高水平PLR可能预示其 近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 临床研究
    刘盾1 ,赵静2
    2025, 20(9): 547-5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10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基于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运动想象疗法,观察组予以PNF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每6周为1个疗程,连续 干预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E)评分、步 速、步幅、步频、膝关节与髋关节屈伸平均角速度及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iEMC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38%(47/52)高于对照组73.08%(38/52)(P<0.05);治疗1个、2个疗程后观察组 的MBI评分、FMA-L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2个疗程步速、步幅、步频及髋关节、膝 关节屈伸平均角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2个疗程观察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 肌iEMC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可增 强下肢肌群肌力,改善步态特征,提升肢体功能,从而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临床研究
    黎飞,刘佩军,詹燕,肖承承
    2025, 20(9): 552-5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氧代谢、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 响。 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3例。 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常规治疗 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脑氧代谢指标(CaO2、D (a-jy)O2、CERO2)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定表(F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 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为11.3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 CaO2、D(a-jy)O2、CER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O2、D(a-jy)O2、CERO2水平下 降(P<0.05),且联合组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可调节脑氧代谢水平,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有效促进 肢体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研究
    朱丹凤,张凤丹,孙惠娟
    2025, 20(9): 555-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 2020 年 12 月至 2023年12月在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2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1周分别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抗逆 力调查量表(FRAS)等工具进行调查,并分析数据得到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的影响 因素。结果: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FRAS得分为(95.39±10.68)分,整体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 平。分析不同特征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FRAS得分,结果显示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结构 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FR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瘤患者家庭抗 逆力主要照顾者与心理弹性、家庭世界观、社会支持度、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家庭危机的应对水平呈正 相关,与照顾负担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家庭世界观、 社会支持度、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照顾负担为颅内脑动脉留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 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平,且会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家庭 世界观、社会支持度、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照顾负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