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指南
  • 指南
    焉双梅(译);凌霞(译);司丽红(译);常丽英(审校);杨旭(审校)
    2020, 15(12): 683-6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学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各种类型眼震和眼震样眼动的分类和定义,用于前庭及神经系统疾 病患者的评估,以利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中对这些体征的识别和交流。文中对眼震多种属性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描述 和定义。首先基于临床现象学对眼震相关的复杂术语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也进一步对其相关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进 行描述,并对眼震和与其相鉴别的其他多种眼震样眼动(如扫视侵扰/扫视振荡)特征进行了总结。
  • 论著
  • 论著
    李灿锥 ;李朝晖 ;周强 ;罗志伟 ;陈丹
    2020, 15(12): 699-7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大脑中动脉缺血组(DM+MCAO组)和利拉 鲁肽干预组(Liraglutide组)。糖尿病模型造模完成后1周,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周,再进行MCAO模型造 模。MCAO造模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 Toll 样受体 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 88(Myd88)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p65 mRNA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 度。结果:DM+MCAO组和Liraglutide组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血糖显著升高(P<0.05),Liraglutide组注 射利拉鲁肽干预1周后血糖显著降低(P<0.05)。与DM+MCAO组相比,Liraglutide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显著下降(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5)、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 IL-1β和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糖 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
  • 论著
    吴飞 ;焦传杰 ;杨越 ;刘丰 ;孙志博
    2020, 15(12): 703-7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丙戊酸诱导大鼠脂肪源干细胞(ADSCs)向许旺细胞分化中的作 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DSCs并传至第3代,将ADSCs分别用不含丙戊酸(A组)、含1.0 mmol/L 丙 戊酸(B组)、1.0 mmol/L丙戊酸+2.5 μmol/L油酸酰胺(C组)的诱导液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中枢神经组织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巢蛋白(Nestin)、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结果:B、C组S100、 NSE、Nestin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低于B组(P<0.01);B、C组 Cx4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介导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丙戊酸诱导ADSCs向许旺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论著
    杨华 ;王鑫丽 ;李雪玮 ;王彬 ;陈菲 ;王炎强
    2020, 15(12): 706-7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责任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致首发缺血性卒中的梗死分型与侧支循环的关 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责任性单侧MCA重度狭窄引起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侧支循环 状况分为代偿良好组79例和代偿较差组108例,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析2组脑梗死分型及其与侧支 循环的关系。结果:代偿良好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 生率均低于代偿较差组(均P<0.05)。脑梗死分型结果显示,代偿良好组以皮质下小梗死最多,代偿较差组 以内分水岭梗死和多发梗死最多,2组梗死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灌注参数分析结果显示, 代偿良好组患侧达峰时间(TTP)、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高于健侧(P<0.05);代偿较差组 患侧TPP、脑血流量(CBF)高于健侧,MTT低于健侧(P<0.05);代偿良好组脑灌注患健比rCBV、rMTT高于 代偿较差组,而rTTP、rCBF低于代偿较差组(P<0.05)。结论:侧支循环有助于维持责任性单侧MCA重度 狭窄致首发缺血性卒中的脑灌注,改善梗死分型的构成,减少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 论著
    周发英;彭泽艳;李玲
    2020, 15(12): 710-7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190例纳入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 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亚组61例,中度亚组64例,重度亚 组65例;根据mRS评分纳入预后良好亚组139例,纳入预后不良亚组5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各 (亚)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评价Th17/ Treg 细胞亚群水平对 AIS 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 比值及 IL-17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eg 细胞亚群和 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高,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低(P<0.05);Treg细胞 亚群和TGF-β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低,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高(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reg细胞亚群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预 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对A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敏 感性分别为78.01%和79.17%,特异性分别为82.50%和74.50%。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亚群与AIS的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论著
    孙一彤 ;王丽琨 ;任思颖 ;毛远红 ;宋安军 ;秦冠南 ;胡晓纯 ;李颖慧 ;李琦 ;伍国锋
    2020, 15(12): 714-7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自发性 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75例,予以微创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23例,予以微创 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于入院后24 h内开始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90 d。随访90 d。主要 终点指标:90 d时mRS评分提示不良结局(>3分)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指标:颅脑CT血肿体积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1周、2周及出院时,2组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微创手术组不良结 局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 已选择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患者,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90 d时的临床预后情况。
  • 论著
    熊铁根;项薇;武肖娜;彭凯润;杨红军;邓兵梅
    2020, 15(12): 718-7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性泛自主神经病(APN)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报道我院 2例APN,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APN患者均为中年男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有明确 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脑脊液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早期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等 可改善病情;病例1随访8年,遗留有胃肠功能低下,长期需要胃肠外营养维持;病例2随访3年,遗留轻度 体位性低血压,站立后偶有轻度头晕,可缓慢行走,生活自理。搜索既往报道的APN患者54例,体位性低 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67%;早期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结论:APN以广泛 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无特征性,激素与丙球治疗有效,预 后较好,可能遗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 论著
    陈兴泳;傅瑜萍;陈艳佳;江秀龙
    2020, 15(12): 722-7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 方法:报道我院1例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 的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和轻度精神行为异常。颅 脑MRI-T2/Flair序列提示双侧颞叶(左侧为甚)内侧、海马异常高信号。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经激 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检索既往报道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患者237例,多数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最 常见是记忆障碍、癫痫(含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头颅MRI(特别是MRI-T2/Flair序列)显示单 侧或者双侧海马区、颞叶异常多见,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有其特 有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论著
    荣蓓;王惠玲;何婷玉;武止戈;黄俊洁
    2020, 15(12): 725-7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性别差异。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纳入病例组,与 其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5例纳入对照组,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简明成套测评量表(BACS)来评估2组的 认知功能,探讨病例组神经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结果:病例组的BACS 6项分测试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1);病例组中的男性亚组在言语流畅性任务的得分显著低于女性亚组(P<0.05)。结论:精神分 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且男性患者的言语流畅性认知损害较女性患者更加严重。
  • 综述
  • 综述
    周绅;喻志源;骆翔
    2020, 15(12): 729-7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性痴呆(Va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临床或亚临床脑血管损伤,继而引起的以大脑认知、记 忆功能受损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痴呆的第2大病因。VaD与多种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属于 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是VaD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病理机制多为动脉粥样硬 化和栓塞性疾病。通过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可以将VaD与其他类型痴呆相鉴别。对 VaD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管控,对VaD的早期识别及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综述
    汤旎 ;张宁 ;谷有全 ;张晓燕
    2020, 15(12): 732-7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体液免疫介导、细胞免疫为辅、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MG的 发病原因复杂,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性T 细胞(Th cells)亚群如Th1、Th2、Th17、Tfh和最新发现的Th9、Th22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均参与了MG的 发生发展。论述Th细胞亚群在MG患者及实验性自身免疫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中的作用,寻找参与 MG病理过程中关键的致病性或保护性细胞亚群,阻断致病性细胞亚群的作用或外源性补充保护性细胞亚 群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成为治疗MG的新途径,为探究MG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杭小芳;丁立东;茆华武
    2020, 15(12): 735-7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出血性转化 (HT)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溶栓后24 h头颅CT检查结果有无HT分为HT组和非HT组。评估2组患者 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吸烟史、发病到治疗时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LDL-C),溶栓后2 h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影响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患者分 为HT组15例,非HT组105例,HT率为12.5%。HT组心房颤动的比例显著高于非HT组(P<0.05);溶栓 后2 h,HT组的MSP、MDP、NIHSS、FIB高于非HT组(P<0.05);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NIHSS评分 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后HT的危险因素。结论:静脉输注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一定 比例的HT;心房颤动、溶栓后2 h MSP和NIHSS评分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后HT的危险因 素。
  • 临床研究
    张博a ;郭倩b ;贾晓鑫a
    2020, 15(12): 737-7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认知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合并 LI 患者 247 例,根据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和认知正常组,采集2组患者病史并完善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比较2组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LI 患者发生认 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247 例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156 例(认知障碍组),占比 63.16%,且认知障碍组 MoCA 量表注意力及计算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2 组 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高血压规范治疗、高血压控制效果、头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深部脑白质 高信号(DWMH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高 血压分级、高血压规范治疗、高血压控制效果、头颈动脉狭窄程度及DWMHs评分为高血压合并LI患者发 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LI患者认知障碍临床特点以注意力及计算力、视空间与 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及定向力受损为主要表现,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高血压规 范治疗、高血压控制效果、头颈动脉狭窄程度及DWMHs评分。
  • 临床研究
    周建波;周璐芬;杨小华
    2020, 15(12): 740-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院内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血管内治疗;延迟
  • 临床研究
    苟静;杨雪霞
    2020, 15(12): 742-7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脊髓空洞症继发夏科关节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脊髓空洞症继发夏科关节 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空洞症伴夏科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感觉异 常、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偶见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常累及颈胸髓及肩肘关节。结论:脊髓空洞症伴 夏科关节,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多以关节病变起病,起病形式多变,临床需引起重视,尽早进行干预可减少 致残。详细的病史追溯、脊髓MRI和关节X线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临床研究
    黄健;帅克刚;陈国志;胡国庆
    2020, 15(12): 745-7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高 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各58例,分别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和神经内 镜手术。记录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死亡率、血肿清除率。于治疗前和术后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价患者意识情况。术后随 访6个月,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 均无死亡病例。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明显长于内镜组(P<0.05),血肿清除率为显著低于内镜组(P< 0.05)。术前2组NIHSS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 疗前,GC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内镜组的改变程度高于开颅组(均P<0.05)。术前2组ADL评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时,2 组 ADL 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内镜组高于开颅组(均 P< 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
  • 临床研究
    周俊香;卢旭晖;甘美秋;杨卫远;林芳芳;林涛
    2020, 15(12): 747-7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认 知功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观察组(31例)采用言语听觉反 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Ⅱ 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2组的认知功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 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的LOTCA-Ⅱ评分的各项和总分、MoCA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和GQOLI-74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LOTCA-Ⅱ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视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 的MoCA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注意与集中、记忆、视结构技能、语言及 总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GQOLI-74评分分别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 量。
  • 临床研究
    姜磊 ;柯尚生 ;靳晶 ;刘江华 ;刘麒麟 ;王非
    2020, 15(12): 749-7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PD功能性便秘患者 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2组疗程均为20 d。于治疗前后,采用慢性便秘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CSS)、便 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并比较。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SS评分和PAC-QOL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而对照组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PD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及便秘相关生活质 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左旋多巴制剂治疗。
  • 临床研究
    向文海;丁洁;欧阳玉臣;肖伟
    2020, 15(12): 751-7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患侧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 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TEAS组43例,运动想象组40例和 联合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增加患侧 上肢TEAS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患侧上肢TEAS治疗和运动想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 周时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 对 3 组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 组的 FMA、ARAT 和 mB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时,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8周时,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 于其他2组(P<0.05)。结论:较长时间的运动想象结合TEAS治疗能更好的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运动 功能康复。
  • 临床研究
    林小苗;邹林霞;蓝颖;陈维华;宋雄
    2020, 15(12): 754-7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集体语言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作用。方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予集体语言训练;观察组予针刺 配合集体语言训练。2组训练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2组进 行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P<0.05)。治疗后,2组患儿Gesell发 育量表的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 论:针刺配合集体语言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的发育水平。
  • 临床研究
    冯晓薇 ;刘婷 ;朱倩芸
    2020, 15(12): 756-7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特点、用药后变化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 症的女性患者45例纳入研究组,同期健康女性受试者40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单一的非典型抗精神 病药物奥氮平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评分;于治疗前、后,检测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 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入组后即收集对照组的血清FSH、LH、T、PRL和E2水平。结果:治 疗前,研究组的T水平高于对照组,PRL和E2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水平低于 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L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 E2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仍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ANSS量表的阳 性量表7项(P分)、阴性量表7项(N分)、一般精神病例量表16项(G分)、3项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S 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MoCA得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T水平与PANSS量 表中的N分呈负相关(r=-0.323,P<0.05),其他激素水平与量表评分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女 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分泌出现失调,奥氮平能使女性患者血清T水平下降到普通健康人群水平,但会 导致PRL水平上升。精神分裂症患者T下降可能引起阴性症状。
  • 临床研究
    陈旋a ;李宁b ;高海燕a
    2020, 15(12): 759-7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记忆、认知功能和心律的影响。 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32例和氨磺必利组33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氨磺 必利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 查量表(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评估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完善心电图检测,观 察QTc间期。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MSE及WMS-RS评分 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帕利哌酮组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治疗后,帕利哌酮组的QTc间期与 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的QTc间期高于本组治疗前且高于帕利哌酮组治疗后(均 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帕利哌酮对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 效果更佳,且对患者心律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