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徐林a ;齐宏顺b ;李培培a ;葛汝村a ;冯肖亚b ;吕涌涛a;b
    2020, 15(8): 435-4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联合二甲双胍干预对家兔脑出血病灶周围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 法:雄性家兔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二甲双胍组(MET组)、微创手 术组(MIS组)及微创手术联合二甲双胍组(MIS+MET组)。除NC组外,MC组及MET组在造模后6 h进行 假性血肿清除,MIS组及MIS+MET组进行微创清除;术后MET组、MIS+MET组家兔给予二甲双胍灌胃,其 余各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后第3、7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Purdy)评分并处死,取血肿周围脑 组织检测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TNF-α、IL-1β和Iba-1的表达。结果:与MC组相比,MIS组、MET组和MIS+ MET组家兔Purdy评分、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TNF-α、IL-1β和Iba-1的表达减少(P<0.05),MIS+MET 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微创清除术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减轻家兔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及脑水肿,降低血 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1β和Iba-1的表达。
  • 论著
    王晓娜 ;许丽娜;
    2020, 15(8): 439-4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细胞损伤的保护 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BS平行处理)、模型组(含 100 μmol/L 的 H2O2培养基处理细胞 4 h)、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先用含芒果苷 100 nmol/L、50 nmol/L、 25 nmol/L的培养基处理4 h后,加入200 μmol/L的H2O2培养基处理细胞4 h)。采用MTT法检测芒果苷对 损伤的 SH-SY5Y 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blot 检测 SH-SY5Y 细胞中 DUSP6、ERK1/2、Keap1、Nrf2 和 HO-1蛋白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LDH和MDA水平升高,SOD水 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LDH和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 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的DUSP6蛋白表达增加,p-ERK1/2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芒果 苷高、中、低剂量组DUSP6蛋白表达减少,p-ERK1/2蛋白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的Nrf2 和HO-1蛋白表达减少,Keap1蛋白表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 增多,Keap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芒果苷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 可能与芒果苷调控DUSP6/ERK1/2与Keap1/Nrf2通路,改善氧化应激相关。
  • 论著
    曾振东;范学政;李明;党伟;胡志卿;易剑波
    2020, 15(8): 443-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12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穿微创组61例(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联合治疗组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60例。治疗14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 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 氨酸(Glu);肽类神经递质:神经肽 Y(NPY)和 P 物质(SP);神经损伤指标:S100B 蛋白、髓鞘碱性蛋白 (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治疗后4个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 14 d 后,2 组的 PCT、IL-6、IL-1β、CRP、Glu、NPY、SP、S100B 蛋白、MBP、NSE 和 GFA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2组的GABA水 平增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穿微创组(P<0.05)。治疗4个月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 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穿微创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单唾酸神经节苷脂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明显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递质指标,缓解神经功能损伤,疗效优于单用微 创血肿清除术。
  • 论著
    卞毅a ;黄姝b ;许峰b ;梁奇明b ;王芙蓉b ;张萍b
    2020, 15(8): 446-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的炎症和免疫特征,并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8年12月 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2例重症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一般人口 学信息、诊断及治疗经过、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62例患者 的最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中位数为9分(IQR 6~12),其中30例(48.4%)接受机械通气,在院死 亡率为 4.8%。炎症相关指标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 (RCT)、血沉、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受体、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计 数低于正常值。细胞免疫指标中,总T淋巴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NK细胞亚群计数均显著低 于正常范围。严重意识障碍患者(GCS评分≤8分)机械通气率、在院死亡率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接 受机械通气的患者GCS评分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hs-CRP和RCT水平显著增高。结论:重症颅内 感染患者炎症指标显著增高,细胞免疫指标明显异常。hs-CRP等炎症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重症颅内感染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 论著
    叶鸿翔 ;袁笑a ;王丹蕾a ;王宏b ;宋秀丽b ;熊永洁a
    2020, 15(8): 449-4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合并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 方法:总结我院报道的伴中枢神经脱髓鞘的PKD 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表现 为阵发性不自主运动,头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表现,基因检查未发现PRRT2致病基 因。检索既往报道的PKD患者计56例,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分为原发性PKD和继发性PKD。分析发现 原发性PKD发病年龄早、发作时间短、一半患者发作时有先兆症状,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继发性 PKD发病年龄晚、发作时间较长、发作频率高、较少患者有先兆症状、激素和(或)抗癫痫药物明显有效。结 论:继发性PKD常有明确病因如多发性硬化,且抗癫痫治疗有效。因此,基因诊断和病因排查有利于更精 准判断和治疗疾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论著
    雷远 ;陶睿 ;王佑民
    2020, 15(8): 453-4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次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2 型糖尿病患者178例纳入研究。根据有无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DPN组54例和DPN组124例;再根 据年龄差异将124例DPN组分为老年DPN组(年龄≥60岁)和普通DPN组(年龄<60岁);收集各组一般 资料及血液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DPN组和DPN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 白(HbA1c)、2 h餐后血糖(PG)、3 h PG、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肌酐(UCr)、尿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发生DPN的影响因素。非DPN组、普 通DPN组和老年DPN组的年龄、HbA1c、3h PG、Cr、尿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DPN组 和普通DPN组患者的Cr和尿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 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老年DPN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会增大。
  • 论著
    黄婷婷;朱恒博;何兵;王世红
    2020, 15(8): 457-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贫血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 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儿科的发热患儿,伴有惊厥的纳入惊厥组,不伴有惊厥的纳入对照组。收集 对照组和惊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热的病因、热性惊厥的家族史、惊厥发作的类型、红 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比较2组发热原因、阳性家族史及贫血情况。根据惊厥发作的类型、持续时 间和惊厥发作的次数,进一步将惊厥组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组和复杂性热性惊厥组,比较2组的阳性家族 史。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4例发热患儿,其中惊厥组154例(52.4%),对照组140例(47.6%)。2组性别、年 龄、发热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3.3%)。惊厥组 中家族史阳性者33例(21.4%),对照组5例(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惊厥组中单纯性热性 惊厥组 121 例(78.6%),家族史阳性 7 例(5.8%);复杂性热性惊厥组 33 例(21.4%),家族史阳性 26 例 (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惊厥组的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0),Hb、HCT、MCV、 MCHC 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2 组的贫血年龄分布均多见于 12~36 月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2)。结论:发热伴惊厥患儿中贫血的发生率低于发热不伴惊厥的患儿,且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综述
  • 综述
    胡洋;唐洲平
    2020, 15(8): 461-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前体细胞的有着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 胞。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卵黄囊衍生而来,定居在发育的大脑中。 MSCs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模型都有较好的治疗效应,机制之一是MSCs能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减 少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本综述概括了 MSCs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创伤、炎症及变性疾病中对小胶质细 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
  • 综述
    周西瑞;喻志源;骆翔
    2020, 15(8): 464-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白质高信号(WMH)在老年人群中常见,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指标,并且与认知障碍的发 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尚缺少有效治疗方法逆转WMH状态,因此预防或识 别WMH进展尤为重要。本文从临床意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类及病理机制、防治措施方面对WMH 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程畅;施梅
    2020, 15(8): 46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部分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抑郁(dPD),多种抗抑郁药物被用于治疗dPD。本文通过检索近年的 相关文献,对用于治疗dPD的抗抑郁药物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对dPD的抗抑郁治疗提供帮助。
  • 综述
    刘泽慧 ;邹明扬 ;崔洪雨 ;施梅
    2020, 15(8): 469-4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是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生的一个可能病因。已有研 究证实ASD患者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定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特异性免疫细 胞--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可能与ASD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对ASD中存在的异常外周免疫与神经免疫 及其在ASD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张丽;巩晓英;王纪恒
    2020, 15(8): 471-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对卒中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影响。方 法:卒中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疗法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卒中康复治疗,运 动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2组均干预8周。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BDNF水平、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5.65%,高于对照组的 89.13%(P< 0.05)。治疗前2组BDNF水平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疗法组患者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提高卒中患者治疗有效 率,增加患者BDNF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临床研究
    杨娟a ;成熟b ;康煜a ;冯鹏程a
    2020, 15(8): 473-4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并发急 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加用依 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 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 指数(BI)评分;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 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丁苯酞组和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BI均升高,治疗后8 d时,联合组的BI 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时间点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和 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但二 者联合使用并没有提高临床效果。
  • 临床研究
    李亚斌;冯海霞;李姣;王红霞;杨佳丽;陈宁;马中睿
    2020, 15(8): 476-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吞咽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 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61例,32例为实验组,29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 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DCS,实验组先给予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阳极tDCS, 然后给予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DCS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 液微生物检验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诊断和影像诊断的吸入性 肺炎的发生率都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痰液肺炎克雷伯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 0.05),其他菌种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率较治疗前 下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tDCS结合吞咽治疗可明显降低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 临床研究
    黄亚男 ;张敏 ;刘恒方 ;郭亚培 ;吴世陶 ;袁源
    2020, 15(8): 479-4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短期内热量限制(CR)饮食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AIS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R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期间CR组给与CR饮食,2组均治 疗 14 d。比较治疗前、后 2 组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疗效及不良反 应。结果:60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R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CR 组的总有效率为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的 FPG、TC、TG、HDL-C 和 LDL-C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CR组的FPG、TC和TG低于对照组(均P<0.05)。CR组未见明 显不良反应。结论:短期CR饮食辅助治疗AIS有助于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神经功能。
  • 临床研究
    袁野 ;王明红 ;林亚明
    2020, 15(8): 481-4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乙酰天麻素片联合黛力新对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治疗作用。方法:PPPD患者 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黛力新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加用乙酰天麻素片口服;2组均持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进行评定,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前,2 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DHI 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好转(P< 0.05),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 HAMA、HAMD、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 P<0.05)。结论:乙酰天麻素片联合黛力新对PPPD有较好的疗效,对伴发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有一定的 改善作用。
  • 临床研究
    黄勉;李琳;李芬;刘超强;邓雪梅;杨淑殷;万埝
    2020, 15(8): 483-4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其分为轻 度AD亚组38例、中度AD亚组39例及重度AD亚组19例;将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 AD 不同亚组和对照组血浆 Hcy、APN、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 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的差异,分析血浆Hcy、APN水平与AD患者MMSE评分、血浆A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 浆Hcy水平重度AD亚组高于轻、中度AD亚组和对照组,中度AD亚组高于轻度AD亚组和对照组,轻度 AD亚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PN、Aβ42水平及MMSE评分重度AD亚组低于轻、中度AD亚组 和对照组,中度AD亚组低于轻度AD亚组和对照组,轻度AD亚组低于对照组(P<0.05)。AD患者血浆 Hcy水平与其MMSE评分和血浆Aβ4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血浆APN水平与其MMSE评分 和血浆Aβ4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随病情加重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浆 APN水平显著降低,其与A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该指标对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有一定价值。
  • 临床研究
    芮琴琴 ;庞良俊 ;陶睿 ;高国庆 ;张佳佳 ;周晓琴;
    2020, 15(8): 486-4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酒精使用障碍患者37 例纳入研究组,健康人34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评估2 组的饮酒风险度,采用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分别测试2组的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总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分、因子分连线测试、符号编码、字母编号、迷宫测试、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持续操作测验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中认知功能总分与AUDIT评分呈负相关(r=-0.577)。回归分 析得出研究组中AUDIT评分对认知功能总分有显著影响(t=-4.176, P<0.05)。结论:酒精使用障碍患者 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与酒精使用程度呈正相关。
  • 临床研究
    李昕;付昱;张鸿
    2020, 15(8): 488-4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 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抗LGI1脑炎的12例患 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本组12例抗LGI1脑炎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6例。合 并癫痫发作者11例,近事记忆力下降10例,精神异常10例,认知障碍9例。合并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 者6例,低钠血症9例。脑电图异常7例,头部磁共振发现异常信号8例。接受免疫治疗11例,在免疫治疗 同时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9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其中1例患者在出院2个月后复发。结 论:抗LGI1脑炎临床表现以边缘系统症状为主,免疫治疗效果较好。
  • 临床研究
    李谷维
    2020, 15(8): 491-4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对缓解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依照传统方式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进行思维导图形 式的健康宣教;2组于入院前和出院时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患者满意度测评量表评分,并进 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 组的 HAMA 评分及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 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疾 病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宣教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满意度,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情绪。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沈毅;汪玉成;李德岩;郝翠苇;马凯
    2020, 15(8): 493-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李英娇a ;王翠b ;陈晨a ;余梦嫣a ;孟祥荷a ;李钰娟a ;连亚军a ;谢南昌a
    2020, 15(8): 495-4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