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王铁刚; ;孙忠人 ;杨添淞 ;冯楚文; ;戴缙 ;王海 ;王军 ;屈媛媛 ;李彬彬 ;陈涛
    2023, 18(5):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 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 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 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 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 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 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 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 论著
    韩梦琦a;b ;贾伟杰a;b ;吴一帆a;b ;易应萍a
    2023, 18(5): 249-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多因素联合预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精准用药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多因素 联合模型预测精准用药AIS患者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 30日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病例招募,在出院后第90 天进行随访。根据90 d随访的改良Rankin量表(mRS) 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精准用药AIS患者预后的标志物;采用ROC曲线验证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度,采用Delong检验评价 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共招募240例患者,221例随访,预后良好组168例,预后不良组53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入院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 素,其联合预测值高于单一变量预测效果。结论:血清IL-6和入院NIHSS评分可作为预测精准用药AIS患 者预后的因素,并且通过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AIS患者90 d的预后。
  • 论著
    喻鑫;陈琛;王月;王雅惠;王丽平;陆梦馨;徐玲玲;刘若一;武琳璐;张慕昭;许天骄;邹忆怀
    2023, 18(5): 254-2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近20年功能磁共振(fMRI)运用于脑卒中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近20年脑卒 中与fMRI相关的研究进行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分析。结果:纳入644篇文献,国内运用fMRI在脑卒 中领域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兴起,呈波浪式上升,至今仍是研究热点。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孙莉敏(上海 复旦大学)。研究机构以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范围较局限,缺乏机构、区域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fMRI在卒中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针刺治疗卒中的研究、卒中后康复的研究、卒中后偏瘫、失语的 治疗及作用机制的研究。fMRI数据分析方法如功能连接、功能重组、低频振幅为热门使用的方法。除去 主题词外较活跃的高频被引关键词聚类为功能连接、综述、运动想象、头针、高压氧等。结论:脑卒中与 fMRI相关的知识图谱研究规律发现其中涉及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康复、卒中后遗症治疗及作用机 制、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
  • 论著
    郭啸鸣 ;缪玲仲 ;陆珍辉 ;朱向阳
    2023, 18(5): 264-2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增加前庭康复是否能提高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疗效。方 法:120例PPP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早晨服用度洛西汀,起始剂量 为30 mg/d,在1周后调整至60 mg/d。研究组在服药的同时即开始进行前庭康复。治疗持续8周。比较2 组在治疗前、治疗4、8周时的眩晕残障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DHI、HADS-A、HADS-D和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第 8 周的 DHI、HADS-A、HADS-D 和 PSQI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庭康复可显著提高度洛西汀治疗PPPD的疗效。
  • 论著
    许俊杰;马思梦;白汉平;刘忠纯
    2023, 18(5): 269-2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错失恐惧在述情障碍和手机成瘾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在2022年4月至5月,使用整群 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四所高校抽取554例大学生,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手机成瘾 量表(MPAI)和错失恐惧量表(FoMOs)问卷测试;对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 采用PROCESS 3.5检验中介作用。结果:述情障碍、手机成瘾和错失恐惧量表的总分分别为(58.24±12.62) 分、(46.90±13.54)分、(22.81±6.95)分。Pearson 相关分析表明,述情障碍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69,P< 0.01),与错失恐惧呈正相关(r=0.66,P<0.01),错失恐惧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70,P<0.01)。中介效应 检验表明,在控制性别的影响后,述情障碍对手机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73,P<0.01);错失恐惧在 述情障碍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31,95%CI 0.231~0.35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2%。结论:述情障碍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以通过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手机成瘾。
  • 论著
    王梦莉;潘晓龙;张婷婷
    2023, 18(5): 274-2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首发未经治疗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变化特征。方法:收集24例首发重度抑 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D)对2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定,2组均行头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通过图论方 法构建大脑网络,计算相关网络指标,应用Gretna的对模块进行估计,比较2组脑网络属性和模块化特征。 结果:抑郁症组同配性较健康对照组增高(t=2.391,P=0.024);抑郁症组左侧补充运动区、右侧颞上回的介 中心性值较健康对照组增高(t=2.564,P=0.016;t=2.636,P=0.014);抑郁症组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 枕中回、左侧中央旁小叶的节点效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t=2.038,P=0.049;t=2.174,P=0.046;t=2.262,P= 0.032;t=2.043,P=0.048);抑郁症组右侧杏仁核、左侧脑岛、左侧缘上回的节点最短路径降低(t=2.079,P= 0.047;t=2.086,P=0.047;t=2.244,P=0.034)。连边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右侧豆状壳核的连边强 度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00;P=0.000);右侧颞上回的介中心性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635,P= 0.012)。结论:抑郁症组的脑网络发生异常,与抑郁症相关的某些脑区功能发生改变和重组有关,局部脑区 功能可出现代偿。
  • 综述
  • 综述
    孔倩倩;黄浩;骆翔
    2023, 18(5): 279-2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底动脉是后循环颅内动脉闭塞的最好发部位之一,基底动脉闭塞常伴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一部分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经过药物治疗,进入非急性期阶段,此阶段最佳治疗手段尚不明确。随着 非急性颅外大动脉闭塞开通治疗的实践以及近年来介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非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 内治疗成为焦点。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以期促进对非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认识。
  • 综述
    周峥宇;赵幸娟
    2023, 18(5): 283-2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医用臭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医用臭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逐渐深入,臭氧治疗的 益处主要包括:改善血液循环、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应激、抗炎镇痛等。臭氧治疗的有效性主要与激活氧 化/抗氧化系统相关,达到纠正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中的氧化应激。现将医用臭氧可 能的作用机制及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 综述
    韩晓慧 ;刘伟
    2023, 18(5): 288-2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形式是脑小血管疾病,而 Binswanger 病是小血管疾病的一个子集。 Binswanger病有一系列特征,是一种谱系障碍,易与其他类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或神经退行性疾病重叠。 从临床、神经心理学、影像学、脑脊液研究中获得的多模态生物标记物有助于早期识别这一亚组,揭示其潜 在的病理机制,指明未来的治疗方向。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金园 ;曹世杰 ;张欣 ;程鑫妮 ;陈静愉 ;纪军;
    2023, 18(5): 292-2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SCI)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 CNKI(知网)核心期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1月11日发表的以中医药治疗 SCI的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采用Excel绘制年发文量折线图,分析研究热度。 运用Citespace6.1.R2软件绘制该领域相关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共现聚类网络、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 突现分析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检索共获得文献941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最 终纳入718篇,其中中文文献571篇,英文文献147篇。中医药治疗SCI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基于动物实验 探究中医药治疗SCI的作用机制、SCI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其中以针灸治疗为热点。通过突现关键词 分析得出,近年研究热点为尿潴留(2018~2020年)及恢复(2018~2022年)。结论:中医药治疗SCI显示出 良好的疗效。SCI并发尿潴留及脊髓损伤后运动及神经功能康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 临床研究
    刘韬;冉文静;张秀娟;罗伦
    2023, 18(5): 297-2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不同的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治疗时间对于昏迷患者促醒的短期疗效的差异。方 法:选取124例发病48 h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 h组(n=42)、治疗 4 h组(n=41)和治疗6 h组(n=41)。每日常规治疗外,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2 h、4 h和6 h MNES。治疗时间 为4周,每天一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使用GCS、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估患者 意识水平。结果: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各组GCS评分和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 治疗4周后,治疗4 h组和治疗6 h组评分结果优于治疗2 h组(P<0.05);治疗4 h组和治疗6 h组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4 h的MNES可有效促进早期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进一步延长刺激 时间可能不会提升促醒效果。
  • 临床研究
    付小青;陈建静;李军
    2023, 18(5): 300-3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元特异 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行开颅小骨瓣血肿 清除术的HICH患者577例,根据术后3 d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并发颅内感染,n=53)和未感 染组(未并发颅内感染,n=524)。将感染组根据CSF病原菌培养和鉴定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亚组,根据CSF常规检查结果分为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亚组,根据术后6月疾病转归情况分为预 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检测和比较 CSF 中 MMP-9、eNOS 和 NSE 水平,及与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系统(SOFA)和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的相关 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独和联合检测MMP-9、eNOS和NSE的评估效能。结果:感染 组的MMP-9、eNOS和NSE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1)。革兰阴性菌亚组CSF的MMP-9、eNOS和NSE水 平高于革兰阳性菌亚组(P<0.01);重度感染亚组的MMP-9、eNOS和NSE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感染亚组, 中度亚组高于轻度感染亚组(P<0.05);预后不良亚组的MMP-9、eNOS和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 0.01)。MMP-9、eNOS和NSE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P< 0.05);MMP-9、eNOS和NSE水平联合诊断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任一单项效能(P<0.05)。结论: CSF中MMP-9、eNOS和NSE水平联合检测对HICH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致病菌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 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 临床研究
    覃百灵;李通;胡敏婷;韦春燕;侯宇婷;苏达京
    2023, 18(5): 304-3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 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 96 例,按照给予 rTMS的不同分成0.5 Hz组(n=32)、0.3 Hz组(n=32)及假刺激组(n=32)。3组均给予常规基 础用药,0.5 Hz组给予0.5 Hz rTMS治疗,0.3 Hz组给予0.3 Hz rTMS治疗,假刺激组给予假刺激治疗,均治 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 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定]、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74)评 定]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0.5 Hz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较0.3 Hz组(78.13%)、假刺激组(56.25%)更 高(P<0.05),0.3 Hz 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假刺激组更高(P<0.05)。3 组治疗后 mR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0.5 Hz 组 mRS 评分较 0.3 Hz 组、假刺激组更低(P<0.05),0.3 Hz 组 mRS 评分较假刺激组更低 (P<0.05)。3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0.5 Hz组MMSE评分较0.3 Hz组、假刺激组 更高(P<0.05),0.3 Hz组MMSE评分较假刺激组更高(P<0.05)。3组治疗后GQOL-74评分均较治疗前提 高(P<0.05),0.5 Hz组GQOL-74评分较0.3 Hz组、假刺激组更高(P<0.05),0.3 Hz组GQOL-74评分较假刺 激组更高(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卒中后癫痫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 用0.5 Hz rTMS治疗,与0.3 Hz rTMS治疗和无rTMS治疗比较,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孙钦峰;刘莹;钱菊;贾丹丹;赵婷婷;王勋;张艳
    2023, 18(5): 307-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