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赵静a ;常文龙b ;宋伟丽c ;刘永刚a ;王潇c ;王宁a ;李宝新d
    2019, 14(9): 433-4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白质完整性、脑血流灌注的关系。 方法:选取 52 例 CSVD 伴 MCI 患者为 MCI 组,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测定脑血流量(CBF)和磁共振弥散张量 技术(DTI)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ADC)等。结果:MCI组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执行、 命名、注意/计算力、语言、抽象思维及延迟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双侧半卵 圆中心、额叶、顶叶FA值、CBF均降低(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右侧半卵圆 中心、双侧额叶、顶叶的 FA 值与 CBF 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和顶叶的 ADC 值与 CBF 呈负相关(P< 0.05);右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的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双侧额叶的ADC值与MoCA评 分呈负相关(P<0.05);双侧额叶、顶叶的CBF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白质完整性损伤尤 其是颞叶损伤是CSVD患者伴发MCI的重要标志,且与脑血流灌注有关。
  • 论著
    连立飞 ;徐沙贝 ;李杜娟 ;梁奇明 ;康慧聪 ;薛峥 ;王芙蓉 ;朱遂强
    2019, 14(9): 437-4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伴脑出血(ICH)的临床表现、影 像学和基因特征。方法:CADASIL伴ICH患者3例,在Pubmed数据库纳入另外25例有详细资料的患者,评 估出血性CADASI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共纳入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平 均年龄(54.2±13.4)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18例,64.3%),50%的患者曾接受抗栓治疗。10例患 者以ICH为首发表现,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和脑叶。11号外显子R544C位点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 (46.2%)。18例患者(64.3%)发现数量不等的微出血灶。结论:CADASIL可发生ICH且可能是首发临床表 现。严格控制高血压和谨慎使用抗血栓药可能有助于防止 CADASIL患者发生ICH。
  • 论著
    王珲 ;谭向红 ;陈艳香 ;唐荣华
    2019, 14(9): 441-4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对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疗效。方法:中~重度原 发性RLS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15例,2组均予普拉克索0.25~0.75 mg/d,联合组还予美多 巴62.5~125 mg/d,治疗6周。利用RLS严重程度量表(IRLS)、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患者总体印 象量表(PG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RLS症状严重程度和嗜睡程度,同时记录不良 反应。结果:2 组治疗后 IRL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 IRL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GI-I及PGI评估显效率高于普拉克索组 (P<0.05)。2组治疗后ESS评分均低于 治疗前 (P<0.05),2组治疗后的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普拉克索 对原发性RLS的疗效优于单用普拉克索。
  • 论著
    刘丽芳;全军;李水英;张倬秋
    2019, 14(9): 444-4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方法:选择青少年抑郁障碍 患者96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青少年96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 简化版(CTQ-SF)、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2组进行问卷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情感虐待(t=4.6154,P=0.0000)、情感忽视(t=4.0670,P=0.0001)因子评分及CTQ-SF总分(t=5.2431, P=0.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t=-2.1265,P=0.0348)、父亲情感 温暖与理解关心(t=-3.0984,P=0.002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亲拒绝否认(t=2.7257,P= 0.0070)、母亲惩罚严厉(t=2.7204,P=0.0071)、父亲惩罚严厉(t=3.2322,P=0.0014)和父亲拒绝与否认(t= 3.7895,P=0.000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问题解决(t=3.0227,P=0.0029)、沟通(t=3.0006,P= 0.0031)、角色(t=3.3780,P=0.0009)、情感反应(t=3.9031,P=0.0001)、情感介入(t=4.8471,P=0.0000)、行为控 制(t=3.6788,P=0.0003)及总的功能(t=5.7201,P=0.0000)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 郁障碍患者存在更多的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都存在一定问题。
  • 论著
    杨等a ;刘文辉b ;王丛笑b ;汪杰b ;郄淑燕b ;彭彦平a ;王莹a
    2019, 14(9): 447-4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辅助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 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肘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 照组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 1 月后肩关节 M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1月后FMA-UE评分较治疗前 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月后FI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 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 综述
  • 综述
    夏兆云 ;赵虹 ;潘露茜 ;施扬 ;陆征宇
    2019, 14(9): 450-4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存在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形成的老年斑 和神经细胞内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自聚集出现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两种异常结构。Aβ和 Tau病理并不总是重叠。目前尽管Aβ和Tau已得到广泛研究,但由于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因此有人提出Aβ可能引发疾病过程,而Tau是执行者。本文集中讨论Tau病理学的研究进展。
  • 综述
    陈盼盼 ;齐玉英 ;杨红彦 ;王雪贞;
    2019, 14(9): 454-4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进行性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细胞外大量β-淀粉样 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元内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是AD重要的病理特征。目前 AD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至今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瘦素在改善 AD的认知功能方面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综述简要介绍瘦素对AD的作用机制。
  • 综述
    芮琴琴 ;庞良俊 ;陶睿 ;高国庆 ;汪咏梅 ;张佳佳 ;周晓琴;
    2019, 14(9): 458-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酒精使用障碍是常见的疾病,其与抑郁共病率较高,导致早期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然而致病机制 尚不明确。目前有关酒精使用障碍与抑郁的共病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分别从基因、炎症细胞、神经系 统探讨其共病机理。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酒精使用障碍、抑郁共病的相关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试图从三种共病的理论模型阐述其共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
  • 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
    张欣a ;齐凡星a ;李静b ;李志安a ;康丽娟a ;刘露a ;孙静a
    2019, 14(9): 461-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仙茅苷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仙茅苷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神 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颈背部皮肤注射D-半乳糖与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以构建AD模型,选 择存活且造模成功的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8只,治疗组灌胃给予仙茅苷,模型组灌胃给 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持续8周。另选择同期进行饲养的同龄大鼠18只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 采用相同的给药方案。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3组大鼠的记忆与学习行为。提取3组大鼠脑 组织的蛋白质与RNA,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蛋白(Bax) 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平 均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低于 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Bcl-2 mRNA和蛋白较低,Bax mRNA和蛋白较高(P<0.05),治 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Bcl-2 mRNA和蛋白高于模型组,Bax mRNA和蛋白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数目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仙茅苷能改善AD大鼠模型的空间 学习与认知能力。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董智强a ;陈旭a ;曹立梅a ;洪媛b ;任坤b ;过岚b ;朱培红b
    2019, 14(9): 464-4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叶酸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 半胱氨酸(Hcy)血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为脑梗死伴高Hcy组, 32例急性脑梗死无高Hcy血症患者为脑梗死无高Hcy组,4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中 Hcy水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复发情况,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 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伴高Hcy组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相对于CT+CC基因型发生高 Hcy 血症的 OR 值为 2.94(1.37~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 基因型患者脑梗死复发率较高 (26.3%)。结论:叶酸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Hcy患者携带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时,脑梗死复发 率增加。
  • 临床研究
    王成友;刘维洲
    2019, 14(9): 466-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2 例,均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加服氯吡格雷。对比 2 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Hcy 及 HDL-C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 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 临床研究
    严兴丽 ;冶生寿 ;祁秀丽
    2019, 14(9): 469-4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 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VCI患者100 例为观察组, 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BDNF、NSE和NGF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评 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下降,BDNF 和 NGF 含量均显著下降,NSE 含量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 MMSE、ADL、BSSD和NCSE评分显著增高,BDNF和NGF含量均明显上升,NSE含量明显下降(P<0.01)。 BDNF、NGF、NSE 是脑卒中后 VCI 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 VCI 患者血清 BDNF、NSE 和 NGF含量异常表达,且与VCI明显相关。
  • 临床研究
    洪春永;李清金;曾友福;卢武生;林庆金;韩玉惠
    2019, 14(9): 472-4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超早期脑卒中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将 80例超早期脑卒中合并颅内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机械取栓治疗, 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及疗效对比,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早期脑卒中合并颅内血管狭 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进行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 临床研究
    刘畅;顾佳炜;王新东;包爱军;李祥
    2019, 14(9): 474-4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垂体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显微镜单鼻孔 经蝶垂体瘤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内分泌激 素下降率、肿瘤全切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观 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微创术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 量,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
  • 临床研究
    严钢莉;黎逢光;李朝武;聂海岭
    2019, 14(9): 477-4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前庭神经炎(VN)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使用医院 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对324例急性VN患者进行评估,将其中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24例、黛力新组24例和CBT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黛力新组另给予黛力新,CBT组另给予CBT, 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分别进行眩晕残障量表(DHI)、HADS、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结果:治疗前,3组 的 DHI 各亚组评分、HADS 和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4 d 后,3 组的 DHI-P、DHI-E、 DHI-F、HADS 和 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黛力新组和 CBT 组的 DHI-P、DHI-E、DHI-F、HADS 和 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黛力新组比较,CBT组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可改善急性VN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 临床研究
    高俊;唐本玲;王在斌
    2019, 14(9): 479-4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女性重度 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分别实施抗抑郁药治疗、抗抑郁药联合无抽 搐电休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效果、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不 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6、8周均较治 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1 d WM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1、2周WM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女性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抗抑郁药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达到明显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 应发生率。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蔡辉;杨程;徐婷婷
    2019, 14(9): 482-4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论著
    王娜;侯吉星;王文杰
    2019, 14(9): 484-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