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综述
  • 综述
    曹敏 ;董梁a ;袁慧a ;孙保亮b
    2024, 19(5):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卒中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指因卒中引起 的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程度的各种综合征。科学研究表明,PSCI是可逆的,通过检测患者PSCI相关 生物标志物可早期预测及发现PSCI并进行干预,文章中总结了近年来对PSCI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论著
  • 论著
    苏波;赖彦冰;王晓迪;褚汉启;冰丹
    2024, 19(5):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核受体亚家族4A组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4 group A member 1,Nr4a1)Nr4a1激 动剂胞孢子酮B(cytosporone B,Csn-B)对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损失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氧水刺激 HEI-OC1毛细胞系的方法构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细胞中Nr4a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流式细胞 术的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水平以评估Csn-B预处理后经双氧水刺激的细胞状态。构建小鼠噪声 性听力损失模型,运用q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噪声暴露后Nr4a1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通过检测听性脑 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评估噪声暴露后以及Csn-B连续治疗13 d后小鼠听力情况。结 果:双氧水刺激后HEI-OC1毛细胞中Nr4a1表达上升,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凋亡水平显著升高 ;Csn-B预处 理HEI-OC1毛细胞经双氧水刺激,细胞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凋亡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体研究结果 显示,噪声暴露后小鼠听力显著降低,Nr4a1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噪声暴露后经Csn-B治疗 小鼠听力得到改善,主要表现为Click-ABR以及Tone Burst-ABR(4 000、8 000Hz处)阈值下降。结论:Nr4a1 激动剂Csn-B增强内耳毛细胞对氧化应激损伤的抵御能力,部分改善噪声暴露后的小鼠听力。
  • 论著
    杨金花 ;伍国锋 ;罗莉 ;王丽琨 ;梁显泉
    2024, 19(5): 256-2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头颅CT血肿形态不规则对开颅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连 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脑出血患者348例,根据 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术后再出血组32例和非再出血组316例;根据血肿形态是否规则,分为血肿形态规则 组138例和血肿形态不规则组2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搜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影像资 料、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进行二 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肿形态不规则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血肿形态不规则 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2.86%)高于血肿形态规则组(3.6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 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形态不规则可预测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其敏感性、特异性 分别为0.844、0.421。结论: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论著
    张蕾; ;张之悦; ;王爽; ;严钢莉 ;黎逢光
    2024, 19(5): 262-2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患者中的安全性与 有效性,以及可能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神经内科 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9例LVO-MI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9例和介入治疗组 3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90 d时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定义的神经功能恢 复情况(mRS≤1分为预后优秀,mRS 1~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次要观察指标 为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 LVO-MI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介入组28例实现成功再通(93.3%)。治疗后90 d,介入治疗组的预后优 秀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22)。2组患者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病死率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是LVO-MIS患者术后90 d取得优秀预后 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可能是LVO-MIS患者术后90 d预后优秀 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合并大血管闭塞情况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改善安 全且有效,且不会明显增加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
  • 论著
    李娜
    2024, 19(5): 268-2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 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8例,收集 临床基线资料,计算入院GNRI水平,评估营养状况。根据GNRI将患者分为GNRI降低组(存在营养风险, GNRI<98)和 GNRI 正常组(无营养风险,GNRI≥98)。发病 3 个月后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 PSCI 组和非 PSCI 组。GNRI指数和MMSE量表分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Pearson检验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探索PSCI的影响因素。结果:PSCI的发生率为21.9%。PSCI组和非PSCI组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高血 压、基线NIHSS评分、TOAST分型、GNRI降低率和GNR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I 降低组和GNRI正常组患者的定向力、语言能力和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 性分析结果显示GNRI与MMSE总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NRI 降低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发生显著相关(OR=2.63,95%CI 1.41~4.90),经过年龄、教育年限、男性、高 血压等因素调整后,GNRI降低依然与卒中后患者PSCI发生显著相关(OR=2.45,95%CI 1.27~4.56)。结 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NRI与MMSE 评分呈正相关,GNRI降低是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论著
    毕书荣 ;田玉玲 ;陈香莲 ;兰子庆
    2024, 19(5): 272-2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帕金森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与非帕金森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nPDD)患者临床资料及甲状腺功能的差异性,并探讨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不同 认知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8例PDD组及50例nPDD组,均完成UPDRS-Ⅲ评分、H-Y分级、MMSE、MoCA(北京版)、ADL、HAMA、HAMD量表的评估,所有参与者进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 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测定。比较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甲 状腺激素水平与各临床资料及不同认知域的相关性。结果:与nPDD组相比,PDD组患者的UPDRS-Ⅲ评 分更高,PDD组的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更高、受教育年限时间较短,ADL、HAMA、HAMD评分均较nPDD 组更高(P<0.05);2组的TSH、FT3、FT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PD患者中TSH水平与性别呈正相 关(r=0.294,P<0.01),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246,P<0.05);FT3水平与年龄(r=-0.293,P<0.01)、 性别(r=-0.320,P<0.01)呈负相关,与 MoCA 总分、(r=0.391,P<0.01)、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630,P< 0.01)、语言(r=0.222,P<0.05)、延迟记忆(r=0.307,P<0.01)呈正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变量后,多元回归分 析示FT3水平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呈正相关(P<0.01)。结论:PDD患者较nPDD患者的受教育年限时间 更短、症状严重程度更重、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更大,日常生活能力更差、焦虑抑郁程度也更高。PDD患者 和nPDD患者间的TSH、FT3、FT4水平无明显差异。PD患者低FT3水平与更差的认知功能相关,尤其是视 空间与执行功能。
  • 论著
    崔萌林;任俊彬;梁琼琼;袁俊英
    2024, 19(5): 276-2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性瘫痪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以及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的 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各大中外文数据库,纳入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脑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 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 5.0 版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7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 示,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相比,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的平衡功能(SMD=0.67,95%CI 0.16~1.18,P=0.010),并能显著提高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D区评分(SMD=0.70,95%CI 0.28~ 1.12,P=0.001)和E区评分(SMD=0.50,95%CI 0.26~0.75,P<0.0001),以及基本日常生活能力(MD=8.77, 95%CI 2.64~14.89,P=0.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同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相比,能显著提高脑性瘫 痪患者的平衡性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基本日常生活能力。
  • 综述
  • 综述
    江朔轩 ;邓强 ;张彦军 ;郭铁峰 ;朱宝 ;王鹏 ;李家明 ;马平怡
    2024, 19(5): 282-2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脊髓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影响患者损伤部位及以下的运动、感觉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现有 治疗手段单一、且效果不佳。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血-脊髓屏障、减少细胞 凋亡、促进轴突生长、修复瘢痕组织等方式,改善和治疗脊髓损伤造成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因其在临床 治疗应用上的潜力,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
  • 综述
    曾伟 ;罗佛全
    2024, 19(5): 285-2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神经精神类病症,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创伤及手术后患者, 机制复杂。表观遗传学是一种不同于遗传学的基因表达调控的遗传性变化,其可以通过调控众多基因谱 的表达,参与诸多生理功能的调控。越来越多证据提示,表观遗传调控在正常认知功能的形成与维持中起 重要作用。表观遗传主要调控机制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等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 的发生有关,纠正这些障碍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缓解作用。不同表观遗传调控机 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认知功能。该研究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 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重点,总结分析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A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有助于阐明A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表观遗传调控病理机制,并可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
  • 综述
    张蕾 ;徐梅 ;龙晶晶 ;米凯娜 ;颜蓉 ;赵忠
    2024, 19(5): 296-2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存在差异。老年人居住地改变可能造成其认知功 能的改变,其原因有社会人文环境改变、地理环境改变、心理应激等方面。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便预防和减缓少数民族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 综述
    李汶窈; ;李玲 ;廖宗峰 ;尚亚辉
    2024, 19(5): 299-3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卒中人数的增加对护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家庭照顾者多承 担主要的护理角色,长期繁重的照护任务会使照顾者身心疲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对患者 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照顾者益处发现是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积极改变,有利 于减少照顾者负面情绪和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对脑卒中照顾者的益处发现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脑卒中 照顾者照护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王媛媛;王博;刘媛媛;董巧云;李猛
    2024, 19(5): 303-3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蛋白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缺血性脑 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联合预测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 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发病后90 d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分组,其中mRS评分0~1分为无残疾组(n=153),2~5分为残疾组(n=147)。比较2 组患者临床资料、NIHSS评分、NDRG2蛋白表达、mTOR蛋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DRG2蛋白表达、 mTOR蛋白与NIHSS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DRG2蛋白表达、mTOR蛋白、 NIHS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NDRG2蛋白表达、mTOR蛋 白、NIHS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残疾组NIHSS评分、NDRG2蛋白表达、mTOR 蛋白均明显高于无残疾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可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DRG2蛋白表达、mTOR蛋白 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NIHSS评分、NDRG2蛋白表达、mTOR蛋 白三者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AUC最大,具有良好预测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 NDRG2蛋白表达、mTOR蛋白、NIHSS评分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影响因素,且NDRG2蛋白表 达、mTOR蛋白、NIHSS评分越高,患者残疾风险越高(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DRG2蛋白 表达、mTOR蛋白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且NDRG2蛋白表达、mTOR蛋白、NIHSS评分均为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临床预后影响因素,三者联合能良好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临床监测三者水平可指导缺 血性脑卒中防治工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临床研究
    梁广逍 ;拜承萍
    2024, 19(5): 307-3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对脑梗 死患者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程度的OSAS对脑梗死患者脑白质高信号(o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OSAS合并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e hypopnea index,AHI)分为轻度组(AHI 5~15)和中重度组(AHI≥15)。采用高分辨磁共振检查(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患者的颅内、颅外斑块进行检测,并在3D T1 SPACE 层面, 运用RadiAnt DICOM Viewer 2.3(64-bit)软件手动测量患者病变血管最窄层面的斑块长度、血管外缘总面 积(total vessel area,TVA)、管腔面积(lumen area,LA)、管壁面积(Wall area,WA)、管壁标准化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NWI)、重构指数及邻近正常血管TVA等斑块特征,利用UBO Detector软件将WMH分为总 白质高信号(total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TWMH)、室周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PVWM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DWMH),并自动计算患者的 TWMH体积、PVWMH体积、DWMH体积,最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组高 血压患病人数明显高于轻度组(37% v.s 62%,P<0.038);2组患者间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长度等斑块 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的TWMH体积、PVWMH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中重度OSAS会加重脑梗死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性;在脑梗死患者中,TWMH体积、PVWMH体 积会随着OSAS程度的加重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