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胡玥;林长纯;梁怀彬;刘建仁
2021, 16(8): 444-447.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取栓术再通后发生出血转化(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
素。方法:收集接受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 h~1周内是否发生HT和随
访1年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HT组、NHT组和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
析各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纳入HT组58例、NHT组44
例,纳入预后不良组 56 例、预后良好组 46 例。单因素分析可知,HT 和 NHT 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的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年龄(P=0.108)、冠心病
(P=0.061)、低密度脂蛋白(P=0.078)和术前静脉溶栓(P=0.058)可能对术后 HT 产生影响;取栓次数(P= 0.118)、到院至穿刺时间(P=0.098)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23)可能对长期预后产生影响;其他资料差异无
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
术后发生 HT(P=0.001, OR=0.561, 95%CI 0.393~0.700)的影响因素;取栓前 ASPECTS 评分(P=0.022, OR= 0.719, 95%CI 0.542~0.953)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42, OR=1.003, 95%CI 0.997~1.005)是患者长期预后不良
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对发生HT(AUC=0.736, 95% CI 0.637~0.875, P=0.000)和长期预后不良(AUC=0.630, 95%CI=0.522~0.734, P=0.025)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结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取栓再通后发生HT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越低,取栓再
通后HT发生风险越高,长期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