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珠蛋白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和临床预后可行性分析

郭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8) : 490-492.

PDF(1059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1059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8) : 490-492.
临床研究

结合珠蛋白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和临床预后可行性分析

  • 郭江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评价结合珠蛋白(Hp)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和临 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SAH患者241例,根据血 浆Hp基因型测定分为3组:Hp1-1 型36 例(14.94%)、Hp2-1 型128 例(53.11%)、Hp2-2 型77 例(31.95%),入 院3 d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测量3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发生CV的情 况且比较,记录并且比较14 d 3 组患者发生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的例数。结果:Hp2-2组CV总数、中度和重 度CV数量均高于Hp1-1组和Hp2-1组(均P<0.05),而轻度C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74 例和36例患者发生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分割卡方检验表明Hp2-2组两者发生率均高于Hp1-1组和Hp2-1 组(均P<0.05)。将Hp1-1/ Hp2-1合并为一组,Hp2-2组CV总数、中度和重度CV数量同样高于Hp1-1/ Hp2-1 联合组(均P<0.05),而轻度CV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发生率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2-2基因型是aSAH患者发生CV的高危因素,对指导早期治疗和预测 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脉瘤 / 蛛网膜下腔 / 脑血管痉挛 / 出血 / 结合珠蛋白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郭江. 结合珠蛋白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和临床预后可行性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 16(8): 490-492

PDF(105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