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杨琼* ;刘海英* ;郭金竹 ;刘琦 ;窦万臣
    2020, 15(9): 497-5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一例家族性颅内海绵状血管瘤(FCCM)家系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及遗传学分析,并复习相关 文献。方法:对先证者及其亲属收集临床资料及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先 证者及其大儿子临床诊断为 FCCM,且先证者合并皮肤血管畸形,其 CCM1/KRIT1 基因均发现 c.1307_ 1308insT的杂合核苷酸变异,该变异导致从第436号氨基酸亮氨酸(Leu)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 改变后的第6个氨基酸终止(p.Leu436PhefsTer6),为移码变异。其他无症状的家族成员,均未见该基因突 变。该位点突变在之前未见报道。先证者为双侧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相对困难,经两次手术后疗效欠 佳,仍需密切随访。结论:FCCM患者CCM1/KRIT1基因有新的突变位点;先证者临床表现除顽固性癫痫 发作外,合并CCM1基因突变导致的皮肤血管畸形;先证者表现为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CMs),双侧颞叶为 可疑致痫灶,经两次手术治疗后效果欠佳。
  • 论著
    赵静;杨静;杨旭*;王培福*
    2020, 15(9): 501-5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出现前驱症状;所有患者 临床症状均出现快速进展的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4例为首发症状,此外表现有言语障碍、癫痫发作、运 动障碍、意识水平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8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3例头MRI检查显示异 常病灶,位于大脑皮质、丘脑、海马、脑干等部位。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为弥漫性慢波或局灶性痫样放电。 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延误诊治的1例患者对治疗反应差并出现复发。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 表现复杂多样,但具有其特点,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障碍的青年患者,及时行抗NMDAR抗体筛查十分必要,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论著
    陈诚 ;王高华 ;王惠玲 ;蒋田仔 ;周媛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
    2020, 15(9): 506-5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年龄、教育、症状、病程等因素的相关 性。方法: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各36例,采用数字符号(DST)、数字广度(DSPT)及语义流 畅性测试(VFT)对其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组年龄、性别、受教育方面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HAMD及HAMA总分均明显升高, 抑郁症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及VFT评分均下 降;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 及VFT 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所有受试者的DST、 DSPT(倒背)、VFT测试评分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抑郁症组的DST 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精神分 裂症组的DST评分与PANSS阳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DSPT(倒背)与病程呈负相关,VFT评分与PANSS 阴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与 抑郁症状相比较,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多表现在思维灵 敏度、注意力速度方面,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表现在执行功能、信息的提取处理等方面。
  • 论著
    范清雨a ;杨新利a ;曹会芳a ;张桂莲a ;张茹a ;张蓬勃b
    2020, 15(9): 510-5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 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关系。方法:中重度OSAHS患者39例为 OSAHS组,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PAP治疗亚组20例和保守治疗亚组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 对照组,治疗3月。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认知功能评估、GH/IGF-1水平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AHI、TS90%、(N1+N2)%明显升高,LSaO2、N3%、REM%、睡眠潜伏期明显降低, MoCA总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评分、IGF-1及GH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earson相 关分析显示,OSAHS 组的 MOCA 评分与 ESS 评分、AHI、(NI+N2)%、TS90%呈负相关,与 LSaO2、N3 及 REM%、IGF-1 水平呈正相关。治疗 3 月后,CPAP 亚组与治疗前及保守治疗亚组相比,AHI、TS90%、(N1+ N2)%明显降低,LSaO2、N3%、REM%、MoCA总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分数、IGF-1及GH 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CPAP治疗可改善中重度OSAHS患者的睡眠呼吸参数及认知功能,提高 GH、IGF-1水平。
  • 论著
    夏守翠; ;陶睿; ;芮琴琴; ;高国庆; ;程君;
    2020, 15(9): 515-5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AUD患者33例为 AUD组,33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心理旋转任务和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进行认知 功能检测,使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 AUD 患者心理旋转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与 AUD组在连线测验(TMT)(t=-3.106,P<0.01)、符号编码(BACS)(t=-4.403,P<0.01)、字母编号 Span (LNS)(t=-6.945,P<0.01)、迷宫测验(NAB)(t=-6.740,P<0.01)、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 (t=-6.218,P<0.01)和认知总分 Comp(t=-4.665,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组在心理旋转任 务中正确反应时(t=6.904,P<0.01)、错误反应时(t=4.836,P<0.01)、错误个数(t=2.291,P<0.01)及正确率 (t=-4.35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旋转与MCCB显著相关。逐步线 性回归分析显示BVMT-R是心理旋转功能损害的重要相关因素(t=-2.387,P=0.024)。结论:AUD患者心 理旋转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与视觉空间记忆功能的损害有关。
  • 综述
  • 综述
    李贵美;徐平
    2020, 15(9): 519-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估计全世界约4 700万人患有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预计会持续上升。认知 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认知功能障碍 致病因素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缺乏有效的诊疗策略将导致认知功能持久性损害,并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机。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该病。本文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 (SIRT1)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综述
    潘顺丹a ;阮传亮b
    2020, 15(9): 522-5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后会引起多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姿势控制障碍是常见的、影响广泛的一种功能障碍。姿 势控制对于卒中患者的站立平衡和步行任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姿势控制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调节 方式及近年来对脑卒中姿势控制障碍应用较广泛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 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
    李琳峰 ;高红雨 ;平会娜
    2020, 15(9): 528-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健康雄性大鼠 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奥扎格雷钠组,各10只。模型组和奥扎格雷钠组构建脑梗死模型,奥扎 格雷钠组腹腔注射奥扎格雷钠(2 mg/kg),其余2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 积、Rho/Rho-kinas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奥扎格雷钠组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模型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奥扎格雷钠组eNOS蛋白表达降低,RhoA、 MLCP、p-MYPT-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扎格雷钠组eNOS蛋白 表达升高,RhoA、MLCP、p-MYPT-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可能 通过调控Rho/Rho-kinase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焦泽琦;周苏键;王碰起;谢晓娟;林晨琳;王晓阳;彭慧平
    2020, 15(9): 530-5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高压氧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 的疗效。方法:HICH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药物及康复治疗,高压氧 组另予以高压氧治疗,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完成DTI检查,测量患侧和健侧内囊后肢部位的 分数各向异性(FA)值,计算FA比率(患侧FA/健侧FA),同时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 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rFA值及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 压氧组治疗前后rFA与FMA评分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组治疗前后rFA与 FMA 评分变 化值呈线性正相关(r=0.516,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HICH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 临床研究
    袁世君;丰彦博;李欣
    2020, 15(9): 533-5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细胞免疫的影 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前和术后7 d颅内压、细胞免疫、血清炎症因 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术后7 d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颅内 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T细胞亚群分布均显著变化(P<0.05)且 2组的CD3+、CD4+、CD8+和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 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 组 NIHSS 评分和 GCS 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且联合组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 独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比较,加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具有更好临床效果,对细胞免疫影响 较小,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
  • 临床研究
    张丹;姜波涛;谭红
    2020, 15(9): 536-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联合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甘露醇组和 联合治疗组各65例,甘露醇组使用甘露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甘露醇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Western blot法检测Bax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和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定神经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 (ALB)水平,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统计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数据分别进行2组比 较。结果:治疗14 d,2 组患者Bcl-2 及Bax 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联合治疗组患者Bcl-2 水平显著低于甘 露醇组、Bax 水平显著高于甘露醇组;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甘露醇组,2组SSS 评分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甘露醇组;Hb、ALB水平均出现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显著高于甘露 醇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甘露醇组,CD3+、CD4+、CD8+ 水平均出现上升且联合治疗组均高于甘露醇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甘露醇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甘露醇治疗比较,肠内营养联合甘露醇能够明 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营养指标,调控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治疗效果显 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临床研究
    秦敏
    2020, 15(9): 540-5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成人癫痫患者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 法:选择成人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健康人30例为健康组,癫痫组予奥卡西平治疗6月。检测所有受试者 治疗前后ADMA水平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月后,癫痫组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升高,且高 于健康组(P<0.05)。癫痫组的信息处理速度、认知灵活性、即刻逻辑记忆和延迟逻辑记忆均明显改善,但 是较健康组差(P<0.05)。ADMA水平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无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可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血清ADMA水平升高。
  • 临床研究
    赵丽;陈娟娟;马迎辉;刘欢;史艳妮
    2020, 15(9): 542-5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CR-GN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 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3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根据分离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 类的耐药性,分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组103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菌(CS-GNB) 组150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GNB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 蛋白水平、颅脑损伤程度、入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碳青霉烯类、使用喹诺 酮类、使用抗真菌药和抗菌药物联用≥3种与CR-GNB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 时间≥14 d、GCS评分<5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 d、使用抗真菌药、抗菌药物联用≥3种、使用碳青霉烯 类是 CR-GNB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 OR(95%CI)值分别为 2.65(1.57~4.47)、2.39(1.39~4.13)、2.23 (1.36~4.12)、2.08(1.06~2.38)、2.04(1.22~3.41)和 1.95(1.17~3.24)。CR-GNB 组死亡 45 例(43.69%), CS-GNB组死亡23例(15.3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入住ICU时间≥14 d、GCS评分<5分、有创 机械通气时间≥7 d、使用抗真菌药、抗菌药物联用≥3种、使用碳青霉烯类是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 CR-GNB的危险因素。
  • 临床研究
    冯江;段宇;李键;毛仁玲
    2020, 15(9): 545-5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经侧裂入路的岛叶胶质瘤显微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岛叶胶质瘤患者65例,随机分 为显微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除术治疗,显微组则予以经侧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微组术后脑脊液AVP、OT、β-EP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P<0.05)。显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显微组偏瘫、语言 障碍、残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显微组 NIHSS、ADL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1)。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岛叶胶质瘤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 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佳。
  • 临床研究
    孙洁;黄颖;盛超;郭鹏飞;李玲;王旭霞
    2020, 15(9): 548-5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碘海醇和硫酸钡作为电视荧光放射技术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比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 患者误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脑卒中患者164例,随机分为硫酸钡组和碘海醇组各82例。 硫酸钡组采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碘海醇组采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观察2组误吸发生率、VFSS后吸入性 肺炎的发生率。结果:2组稀对比剂口通过时间、稀对比剂咽通过时间、稠糊状对比剂口通过时间、稠糊状 对比剂咽通过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咽腔滞留、反流、隐匿性误吸、自主清除等 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钡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于碘海醇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海醇做对比剂行VFSS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误吸诊断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且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临床研究
    齐文芹
    2020, 15(9): 550-5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和肽素(copep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住院部收治 的HIE新生儿154例,根据早期血清和肽素与NSE水平变化分为降低组(入院3 d较入院时血清和肽素或 NSE水平降低,n=100)与未降低组(入院3 d较入院时血清和肽素或NSE水平未降低,n=54)。比较2组新生 儿3月龄、6月龄与12月龄时的总发育商(DQ)、运动神经发育落后(DM)发生率和行为神经发育落后发生 率。分析早期血清和肽素、NSE水平与HIE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的相关性。结果:降低组新生儿3月龄、6 月龄与12月龄时DQ值明显高于未降低组(P<0.05),DM发生率和行为神经发育落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 降低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降低组新生儿早期血清和肽素、NSE水平差值与3、6、12月龄 时DQ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血清和肽素、NSE水平在预测HIE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中具有重要 意义,两者降低幅度越高,远期神经发育越佳。
  • 临床研究
    李豪;赖冬冬
    2020, 15(9): 553-5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全身震动治疗(WBV)结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 床疗效。方法:将70例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以及何贤医院康复院区收治的脑卒中 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针灸与物理因子治 疗,治疗组在针灸和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加以WBV结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均治疗4周。观察并且 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平衡评定、三维步态分析以及本体感觉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平衡功能、 步态功能以及轨迹跟随百分比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疗法比较,WBV结合 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步态以及本体感觉。
  • 临床研究
    李朝晖;潘德民;刘西和;杨亚林
    2020, 15(9): 556-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支持性就业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 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就业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治疗,就业组还给予支持性就 业训练治疗,疗程24周,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出院情况和出院后3月内的再住院及再 就业情况、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就业组的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 对照组(P<0.05);就业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未出现明显变化(P> 0.05),干预后就业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就业组患者治疗24周后出院的比例高于对 照组患者(P<0.05),在出院后3月内,就业组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再就业率高于对照组(P<0.05)。就业 组的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4.114,P<0.05),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1.955,P<0.05)。结论:支持性就 业训练治疗能显著改善住院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