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魏文洁a;b ;苏醒a ;谢敏杰a ;王伟a ;骆翔a ;喻志源a
    2020, 15(4): 187-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光敏感通道蛋白(ChR2)选择性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对其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Lenti-GFAP-ChR2-YFP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钙离子 荧光探针Rhod-2 AM作为钙离子活动的指示,以470 nm波长的蓝光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实时在共聚焦荧光 下检测星形胶质细胞钙离子活动。结果:成功将光敏感通道蛋白(ChR2)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光敏感 通道ChR2后,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内钙信号活动,钙离子水平增加。结论:以光敏感通道ChR2为核心的光基 因技术可运用于调控星形胶质细胞钙离子活动。
  • 论著
    刘洁;胡小辉;龚道恺
    2020, 15(4): 190-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早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及 其与发病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AIS患者64例纳入AIS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 仪测定并比较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和Th17/Treg比值。根据 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 患者分为预后良好37例及预后不良组27例。比较不同预后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pearman分析Th17/Treg与 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 征曲线评价入院时Th17/Treg水平对AIS患者进行预后的评估效率。结果:AIS组外周血Th17比例增高, Treg比例降低,Th17/Tre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外周血Th17/Treg、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6水平、梗死灶体积和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1)。IL-6、NIHSS及梗死体 积与Th17/Treg正相关(P<0.001)。梗死灶体积和Th17/Treg是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Th17/Treg 预测 AIS 患者预后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98(95%CI: 0.828~0.971,P=0.000)。 Th17/Treg最有效的截断值为3.775,此时预测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7.3%。结论:AIS患者早期外周外 周血Th17/Treg增加,并对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论著
    孙国兵;陈延;郭珍立;黄敏
    2020, 15(4): 194-1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并分析AR发生的危险因 素。方法:依照TOAST分型标准,选择发病7 d内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60例,统一给予拜阿 司匹林(200 mg,1次/日)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 d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并根据结 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AR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分析AR的危险因素。结 果:TEG检测结果显示,AR者42例(26.3%),AS者118 例;2组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分别为(42.6±18.9)%和 (76.3±15.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及血清Hcy、hs-CRP水 平显著高于A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吸烟及高Hcy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存在AR,糖尿病史、吸烟史及高Hcy水平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论著
    李云杰;严雅维;黄粱江;张苏明
    2020, 15(4): 198-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脑血管重建术与保守治疗相比是否能更好地预防成人烟雾病患者的再卒中及提高生存 率。方法:纳入成年烟雾病患者279例,收集全部临床及回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纳入血 管重建组133例,纳入保守治疗组146例。血管重建组的平均年龄略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血管重 建组围手术期并发症15例(11.8%)。随访终点血管重建组mRS>2分、再卒中及死亡的患者数均少于保 守治疗组(P<0.05)。血管重建组较保守治疗组再卒中发生率低(P=0.016)。血管重建组无卒中生存时 间较保守治疗组长(P=0.014)。对于出血型患者,血管重建组中的无卒中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保守治疗组 (P=0.036);对于缺血型患者,2种治疗方式的无卒中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 重建治疗组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降低卒中复发率,尤其在出血型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对于缺血型患 者,血管重建未观察到明显优势。
  • 论著
    季苏琼;李悦;徐丽;操亚云;卜碧涛
    2020, 15(4): 201-2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对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合并心脏损伤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 2015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 IMNM 患者,收集入院首次血清学结果:心肌肌钙蛋白 T (cTnT)、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CK),完善肌病临床疾病活动度相关评分:HAQ、MMT-8及MYOACT;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并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正常组和心脏异常组。比较2 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cTnT、cTnI与心脏受损、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结果:总共入组患者39例,纳入心脏正 常组25例,心脏异常组11例;心脏异常组血清cTnI值高于心脏正常组(P=0.043),其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cTnI 与心脏影像学异常显著相关(P<0.001);cTnT 与 CK、MMT-8、HAQ 显著相关(P< 0.001, P=0.010, P=0.036);CK与MMT-8评分、HAQ评分有相关性(P=0.042, P=0.05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 是检测IMNM患者心脏受累的潜在筛选工具,cTnI对于评估心脏受损具有价值,而cTnT在评估坏死性肌病 的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价值。
  • 论著
    周凌云 ;郭晓雪 ;苏畅 ;刘微 ;吴秀亭 ;王家运 ;刘铁镌 ;栗雪梅 ;赵明 ;纪晓杰
    2020, 15(4): 204-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分析眶内电针(IEA)治疗Fisher综合征(MFS)眼肌麻痹疗效及MFS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 特点。方法:收集接受IEA治疗的MFS患者27例的资料,对一般资料、受累颅神经、感染情况、治疗前后最 大复视角度、治疗及恢复情况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接受 IEA 治疗的平均时间为 (31.04±46.23)d,接受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的平均天数为(33.67±21.96)d。临床痊愈(无复视致残)24 例 (88.9%)。治疗后,左眼和右眼的最大复视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MFS眼肌麻痹特点:100% 患者有外展神经病变,其中11.1%为单侧病变,88.9%为双侧受累;37.0%合并 III、VI对颅神经麻痹,无孤立 的III或 IV对颅神经麻痹患者。70.3%有感染史;11.1%伴发高血压、7.4%伴发高脂血症、3.7%伴发2型糖尿 病。22.2%伴有Bell征,双侧受累4例,单侧受累2例。25.9%眼睑下垂,双侧受累5例,单侧受累2例。3.7% 伴有双侧瞳孔散大。结论:IEA治疗可加快MFS眼肌麻痹症状恢复,MFS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可提示临床 诊断。
  • 论著
    高金颖;马瑞
    2020, 15(4): 207-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n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C-BPPV)患者的眼震和管型受累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AC-BPPV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在眼震视图下 行Dix-Hallpike试验,根据其眼震特征对其诊断,并采用Yacovino法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①本组 20例患者中,左侧前半规管受累10例(50.0%),右侧前半规管受累5例(25.0%),侧别不能明确判定者5例 (25.0%)。②眼震特征:Dix-Hallpike 试验:单侧下跳性眼震 11 例(55.0%),单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 1 例 (5.0%),双侧下跳性眼震5例(25.0%),一侧下跳、另一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2例(10.0%),双侧扭转伴下跳 性眼震 1 例(5.0%)。坐起时出现眼震逆转 5 例(25.0%)。③Yacovino 手法复位:首次手法复位治愈 12 例 (60.0%),有效7例(35.0%),无效1例(5.0%)。1周后复查痊愈15例(75.0%),有效4例(20.0%),无效1例 (5.0%)。结论:AC-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中诱发出的眼震多样,单侧多见。多数为下跳眼震不伴 有扭转成分,部分患者双侧Dix-Hallpike试验均能诱发出眼震;Yacovino法手法复位治疗常常效果较好。
  • 综述
  • 综述
    薛炘 ;张丽 ;金雪明 ;胡军;
    2020, 15(4): 210-2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手功能障碍是临床康复的重点与难点。研究显示,认知损害和认知训练 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有重要联系。认知受损程度与上肢功能障碍和康复结局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 联,认知训练对上肢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提高是否存在某些影响。本文将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 功能障碍恢复及与认知训练的关系进行综述。
  • 综述
    宋怡瑶;a ;王志刚b ;马浩源 ;纪怡璠 ;杨乔 ;李向雨 ;李晓莎 ;吕佩源a
    2020, 15(4): 213-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耗盐综合征(CSWS)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继发的伴低血容量的低钠血症,伴高尿钠排泄。 CSWS可导致意识障碍、癫痫、颅高压甚至脑疝危及生命。本文从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 鉴别诊断和治疗多个方面对近年来CSWS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综述
    满劲进;李兴义;杨帆;陈娟
    2020, 15(4): 215-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后侵犯脑膜及脑实质而引起 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及后遗症严重的特点,及时识别和治疗 可以挽救生命。本文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宋彬彬;陈峥;贾炳泉;李凤囡;朱文艺;杨璇;陈艳清;于佳
    2020, 15(4): 217-2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管是组成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结构,也是胞内运输重要轨道,对于维持神经元存活和功能至 关重要。微管可不断解聚/聚合,使其具有生长/收缩的动力学特性,微管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微管组成和 调控蛋白的协调作用。研究发现微管异常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中运 动神经元变性死亡相关。本文总结了神经元中微管组成和调控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ALS中微管异 常的可能原因和结果,为深入了解微管与ALS的关系提供参考。
  • 综述
    刘贺;翟云云;马思梦;刘忠纯
    2020, 15(4): 221-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且容易反复发作。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国际疾病分类、精 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依据调查问卷和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缺乏客观的检测指标来 诊断精神疾病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近年来,数字媒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有研究证实通过社交媒体、论 坛、在线群体、可穿戴设备及移动设备获得的大量与健康相关的数据,可用于对疾病的评估。在精神病学领 域引入基于数字技术和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有望通过对不同数字表型的精确分析,克服现有精神病学领 域的诸多局限。本文对数字表型在精神疾病领域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移动设备、数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 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林斯革;欧小凡
    2020, 15(4): 224-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长期随访脑卒中后癫痫(PSE)的发生及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6例, 随访4~5年后PSE发生的情况,同时筛选P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78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时间 48个月。其中16例(5.76%)患者确诊PSE,大部分PSE病例均出现在发病后24个月内,36个月后无新发病 例。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是最常见的PSE类型;PSE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 表(MESSS)评分低于非PSE组,入院时MESSS评分<30分的患者比例高于非PSE组(P<0.05);Logistic回归 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MESSS、入院时MESSS<30分是P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E 发病率较高,入院时MESSS、入院时MESSS<30分是PSE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临床研究
    张亚平;冯兆海;尼鲁帕尔.沙丰;王雪君;匡俊鑫;韩登峰
    2020, 15(4): 227-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视频脑电图(VEE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对癫痫致痫灶 的定位评估。方法:接受手术治疗切除致痫灶的癫痫患者7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VEEG、 MRI、PET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法术前定位与术中定位的准确性;同时比较两两之间的检出率。结果:本组 MRI阴性24例,MRI阳性49例(67%)。VEEG、MRI和PET术前定位与术中定位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PET 阳性率最高。PET 与 VEEG 的诊断一致性高于 MRI 与 VEEG 的诊断一致性(P< 0.05)。结论:PET对癫痫病灶定位的敏感性高于MRI及VEEG,对于MRI阴性的患者更需要完善PET和 VEEG检查。
  • 临床研究
    朱碧峰;李芹;彭涛;但毕堂
    2020, 15(4): 229-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 入术后患者 108 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 1 年,于术后 1、3、6、12 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 查。根据随访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 椎动脉起始部;病变血管是否弯曲、病变血管管径大小;支架长短、支架突出锁骨下动脉长度、是否串联病 变;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血管狭窄情况等,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出现再狭窄28例(25.9%)纳入再狭窄组,其中27例出现在术 后6个月内,术后6~12个月间仅出现1例;未出现再狭窄80例,纳入无再狭窄组。2组病变血管迂曲、病变 管径大小及吸烟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存在一定的 再狭窄比率,病变血管迂曲、血管直径(小)及吸烟患者发生术后再狭窄的几率较高。
  • 临床研究
    赵全;钱时德;焦冬生
    2020, 15(4): 231-2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 随机分为单药组(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和联合组(盐酸帕罗西汀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各38 例,均治疗 28 d。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单药组的76.32%(P<0.05)。治疗 前,2组HAMD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 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2组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帕罗西汀单药治疗。
  • 临床研究
    龚士虎;瞿永华;霍云翔;何璀;姜丽;陈伟
    2020, 15(4): 233-2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经颅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的影响。方法:抑郁症患者 210 例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给予文拉法新治疗,联合组给予文拉法新联合经颅磁治疗,均治疗8周。于入 院时和治疗的第2、4、8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P300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P300潜伏 期均低于治疗前(P<0.05),从第4周开始,联合组的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P300 波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从第4周开始,联合组的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0.01)。从治疗第2周开 始,2 组的 HAMD 评分开始低于同组治疗前(均 P<0.05);治疗 8 周后,联合组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颅磁治疗可提高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 临床研究
    何璀 ;余利平 ;徐汉明
    2020, 15(4): 235-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阅读式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PTSD患者84例 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阅 读式疗法,比较 2 组治疗前后 PTSD 症状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理弹性 (ER89)评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SRESE)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经治疗,观察组 PTSD 症状评分(t= -8.768,P<0.001)、SDS评分(t=-5.180,P<0.001)、SAS评分(t=-5.856,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ER89 评分(t=4.845,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OS(t=7.217,P<0.001)、ANG(t=4.898,P<0.001)、DES(t= 7.552,P<0.001)及SRESE总评分(t=5.200,P<0.001)、合理化(t=8.435,P<0.001)、求助(t=4.555,P<0.001)、 解决问题(t=4.844,P<0.001)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退避(t=-8.097,P<0.001)、自责(t=-8.892,P< 0.001)与幻想(t=-10.369,P<0.001)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阅读式疗法可有效改善PTSD患者情 绪障碍,提高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抑郁情绪,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 临床研究
    赵荣荣;李谷维
    2020, 15(4): 238-2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青年人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心理疏导模式的效果。方法:青年人脑卒中患者70例纳入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疏导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心理疏导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的 情绪进行评估;治疗14 d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的就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2组SAS和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心理疏导组低于对 照组(均P<0.05);就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心理疏导组的就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接受心理疏导的青年人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治疗和康复的积极性提 高。
  • 临床研究
    赵李奔 ;孙笛 ;高晓荣 ;侯美玲
    2020, 15(4): 240-2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 柱外科收住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腰椎MRI检查结果分为神经根 沉降征阳性组52例及阴性组73例。比较2组的病变特点及手术治疗相关指数;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 拟评分(VAS)评价2组的疼痛程度,根据Oswestry残障指数(ODI)评价2组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 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估2组的手术疗效。结果: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多节段椎体狭窄及重度狭窄 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2组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神经根 沉降征阳性组VAS及ODI的术后评分及术后改善值均优于阴性组(均P<0.05),Macnab疗效评分的优 良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阴 性患者。神经根沉降征对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的选择和疗效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王美妍a ;宋偲琦a ;李进伟b ;田力 ;薛维爽a ;滕伟禹a
    2020, 15(4): 243-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王朔; ;王高华 ;刘学兵 ;江涛 ;董晓杰
    2020, 15(4): 245-2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章维 ;崔桂云 ;刘永海 ;胡倩飞 ;李青 ;陈浩
    2020, 15(4): 247-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