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指南
  • 指南
    凌霞(译) ;朱扬(译) ;王璟(审校) ;杨旭(审校)
    2019, 14(12): 595-6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了双侧前庭病(bilateral vestibulopathy,BVP)的诊断标准。其诊断需基于病史、床旁查 体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评估。BVP是一类以站立或行走时出现不稳症状、在头部运动或黑暗环境和(或)地面不平时不稳加重为特点 的慢性前庭综合征。此外,患者可伴头部或身体运动诱发的视物模糊或振动幻视;在静坐或平躺时通常没有症状。 双侧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明显下降或缺损是诊断BVP的基础。对于角前庭-眼动反射(angular VOR, aVOR)的检测,可以通过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test,HIT)、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IT,vHIT)和巩膜搜索线圈技术来评估高频 区域的功能,温度试验检测低频区域功能,正弦谐波或阶梯模式的转椅试验评估中频区域功能。 BVP诊断标准:双侧水平VOR增益均<0.6(角速度为150°/s~300°/s)和(或)温度试验反应减弱(每一侧冷水和热水刺激诱发 出的眼震高峰慢相角速度(slow-phase velocity,SPV)之和<6°/s)和(或)正弦谐波转椅试验(0.1 Hz,Vmax 为50°/s)水平VOR增益< 0.1,相位超前>68°(时间常数<5 s)。可能的BVP诊断标准为上述典型症状和床旁HIT显示双侧水平半规管病变。 以下检查可作为补充检测但目前尚未纳入在诊断标准中:①动态视敏度(dynamic visual acuity,DVA)(视力下降≥ 0.2 LogMAR);②Romberg 试验阳性(提示前庭或本体感觉系统障碍,因此无特异性);③颈性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提示耳石器功能异常。 目前对BVP亚型进一步细分的证据尚不充分,很难提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定义。将来可根据解剖结构和频率特性对BVP的亚 型进行分类:如低频或高频VOR范围内单纯半规管功能受损或单纯耳石器功能受损,其中后者较为罕见。 双侧前庭病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诊断时应考虑其已知的病因(例如耳毒性药物中毒、双侧梅尼埃病、双侧前庭神经鞘瘤)。双侧 前庭病还可被称为双侧前庭功能衰减、功能不足、反射消失、功能低下及功能丧失。
  • 指南
    申博(译) ;司丽红(译) ;刘春岭(审校) ;杨旭(审校)
    2019, 14(12): 603-6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ara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了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的诊断标准。VP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 史:①至少10次自发性旋转或非旋转性眩晕发作;②持续时间<1分钟;③症状刻板;④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有效;⑤不能用其他 诊断更好地解释。很可能的VP定义如下:①至少5次旋转或非旋转眩晕发作;②持续时间<5分钟;③眩晕发作为自发性或由某些 特定的头部运动诱发;④在一些患者中症状刻板;⑤不能用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目前认为VP的主要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第8对颅神经近端被少突胶质细胞覆盖导致的假性突触放电引起。主要的鉴别诊断 包括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先兆的癫痫、阵发性脑干发作(多发性硬化或脑干卒中后)、上半规管裂 综合征、外淋巴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惊恐发作。目前,有关VP诊断有争议的方面是:①在大约30%的无症状的健康人群中可以 观察到神经受血管压迫的现象,因此这种MRI表现不能诊断该病或预测患侧;②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有效支持该诊断,但目前尚 无有关VP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 论著
  • 论著
    魏瑞晗a ;饶家声a;b ;赵璨b;a ;赵文 ;杨朝阳b; ;李晓光a;b;
    2019, 14(12): 608-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脊髓半切损伤后恒河猴下肢各节段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恒河猴3只,行 胸髓T7-9节段半切手术;于术前、术后6及12周分别记录猴的下肢节段仰角变化;计算并分析不同时间 点猴下肢节段仰角幅值及节段间仰角相关性。结果:术后6及12周,大腿节段仰角幅值均低于术前 (P<0.001),且术后 6 周与 12 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腿和足部仰角幅值均低于术前 (P<0.01),但术后12周高于术后6周(均P<0.01或P<0.001)。术后6及12周,大腿仰角与小腿仰角 间相关系数均值均低于术前;术后6周,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低于术前(P<0.001),术后 12周,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增加,但仍低于术前(P<0.01);术后6及12周,大腿仰角与小 腿仰角间相关系数和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 后,下肢各节段均有严重运动障碍,经自发恢复,小腿足部节段活动范围及协调性有部分改善,这可能 揭示了受损脊髓神经传导的可塑性恢复。
  • 论著
    钱旭东a ;王东a ;徐倩倩a ;李国芸b ;王红梅a ;张晓璇a ;马征a
    2019, 14(12): 611-6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 6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艾地苯醌组,各20只。采用改良双血管阻断(2-VO)法建立大 鼠VD 模型,艾地苯醌组大鼠腹腔注射艾地苯醌,10 mg/kg,1次/d,连续给药30 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腹 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突触素P38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长于假手术 组和艾地苯醌组(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少于假手术组和艾地苯醌组(P<0.05);艾地苯醌组逃避潜 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P-43和触素P38蛋白的表 达水平均低于其他2组(P<0.05);艾地苯醌组GAP-43和触素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P< 0.05)。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突触结构受损,艾地苯醌组大鼠海马组织区突触数量丰富,结构 基本完整。结论:艾地苯醌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突触相关蛋白GAP-43 和突触素P38的表达有关。
  • 论著
    韩柏林;杨静;罗彬;王培福;杜继臣
    2019, 14(12): 614-6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患 者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因MCA供血区缺血事件住院的患者,并依据性 别分组,各组内分为症状侧及非症状侧,比较组间及组内HR-MRI图像上获取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 结果: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6例(64.7%)。两性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存在 统计学差异(P=0.039),且性别与侧别间具有明显交互作用(P=0.026);两性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 0.056),但该指标的性别与侧别间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负荷更大(P=0.006),且性别与健患 侧间的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强化现象较女性更为常见(P=0.026);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影响 最狭窄管腔面积及斑块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性别主要影响斑块强化(OR 6.75,95% CI 1.60-28.49, P=0.009)。结论: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 者斑块体积更大并造成局部血管管腔面积更小,且更易出现易损性斑块。性别因素对局部血管狭窄程 度影响不明显,更可能通过影响局部斑块稳定性参与缺血事件的发生。
  • 论著
    杨等a ;彭彦平a ;李硕a ;焦阳a ;高杰清a ;王寒明b ;郄淑燕b
    2019, 14(12): 618-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85例,根 据患者是否伴有IS分为T2DM+IS组(44例)和T2DM组(4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 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及血脂4项指标的差异,并计算HOMA-IR。采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IS的影响因素,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BG与其它指标的 关系。结果:T2DM 组与 T2DM+IS 组 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FBG、Hcy及HOMA-IR的水平较 对照组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T2DM+IS组 SBP、DBP、LDL-C、HbA1c、FINS、FBG、Hcy及HOMA-IR的水平较T2DM组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NS、FBG、Hcy及HOMA-IR是T2DM患者发生IS的影响因素(P<0.05)。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FBG 与 HbA1c、FINS、Hcy 及 HOMA-IR 均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T2DM患者FBG水平与IS的发生存在显著关系。
  • 论著
    朱昱亭 ;胡培 ;陈俊 ;王磊 ;董豪 ;朱子煜 ;王云甫
    2019, 14(12): 622-6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因素,为其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必要帮助。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125例纳入对照组,选择同期确诊为DPN的患者110例纳入DPN组。分析2组临床资 料的差异性、DPN的相关因素,并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分析DPN患者神经损伤的特点。结果:病程 长、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大的糖尿病患者更可能合并DPN(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 合并DPN的可能性较小(P<0.05)。DPN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运动神经(P<0.05)。年龄较 大、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P<0.05),血糖波动幅度较大的患者 更容易出现正中神经感觉异常(P<0.05)。结论:病程长、高密度脂蛋白低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大的糖 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且应对年龄>45岁、病程>10年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4 mmo/L的 糖尿病患者,常规筛查神经传导速度,从而预防DPN的发生、发展。
  • 综述
  • 综述
    王瑶;谢敏杰
    2019, 14(12): 626-6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作为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发病过程复杂且治疗方法依旧十分有限。近年来,越 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免疫系统与脑卒中的关系,尤其是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在其中的作用。本综述将主要评述脑卒中的免疫反应及Treg在其中的作用与可能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
    程银虹;王伟;渠文生
    2019, 14(12): 630-6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机体内的重要分子,参与调节细胞存亡、能量代谢、钙离子稳态、 氧化应激、基因表达和衰老等多种生物过程。NAD+ 合成和分解的相关的因子包括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和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NAD+ 具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调节神经细胞的存亡,甚至改善神经功 能。NAD+ 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脑梗死等的干预靶点。本文将总结NAD+ 的代谢过程,以 及NAD+ 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 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
    张秀峰;刘宏;王静辉
    2019, 14(12): 632-6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二次注血 的方法制作SAH白兔模型。应用干湿法检测脑组织水肿,Western-blot 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和缺 氧诱导因子蛋白(HIF-1alpha)表达水平。结果:SAH组和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和脑组织水含量显著高于 假手术组(P<0.05),同时治疗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 SAH 组(P<0.05)。SAH 组和治疗组 AQP4 和 HIF-1alpha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治疗组低于SAH组(P<0.05)。HIF-1alpha抑制剂雌 二醇降低了SAH白兔HIF-1alpha和AQP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兔SAH后脑水 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瑞舒伐他汀抑制HIF-1alpha进而抑制AQP4表达。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王珵;林亚琴;王大鹏;姜河
    2019, 14(12): 634-6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颈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112例和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凝血指标、血糖、血 脂和血液流变学等临床指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载脂蛋白AI(OR=0.051, 95%CI: 0.009-0.295)、 脂蛋白(a)(OR=1.003, 95% CI: 1.001-1.005)、红细胞刚性指数(OR=0.383, 95%CI: 0.209-0.702)是颈动脉狭 窄 脑 梗 死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回 归 模 型 的 曲 线 下 面 积(AUC)为 0.78,其 敏 感 度 为 73.9%(95% CI: 0.649-0.817),特异度为0.692(95%CI: 0.524-0.830)。 当预测概率确定时,Logistic回归评分>0.748则认为 脑梗死高风险状态。高风险比率在进展性脑梗死中为80%,在非进展性脑梗死中为72%(P>0.05),两者与 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载脂蛋白AI、脂蛋白(a)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是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的 危险因素,基于它们的回归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
  • 临床研究
    杜卫;李靖宇;尹茹;刘月秋;李霞;王田;王玉玲;罗贵军;刘辉
    2019, 14(12): 638-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CMBs)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合并CMBs病灶患者467例,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吸烟史、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TIA)史、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饮酒 史、糖尿病、高血压,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DD)、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尿酸(UA)、Hcy、纤维蛋白原含量(Fg)、糖化血红蛋白(HbA1) 指标。结果:其中LAA型男性、吸烟史、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较多(P<0.05);PAD型糖尿病患者较多, NIHSS评分较低(P<0.05)。LAA型UA水平最高,CS型hsCRP、HCY、D-二聚体水平较高,PAD型FPG、 Fg水平较高,OE型HbA1水平最高(P<0.05)。男性、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脂异常、UA是缺血性脑 卒中合并 CMBs 患者 LAA 型独立危险因素(P<0.05)。D-二聚体、hsCRP、HCY 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 CMBs患者CS型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Fg、FPG、NIHSS评分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CMBs患 者PAD型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缺血性脑卒中合并CMBs的CISS分型与不同的危险因素 有关。
  • 临床研究
    陈旺 ;田大臣 ;孙洪扬 ;王贤军 ;宋小洁
    2019, 14(12): 641-6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颅内出血转化(ICH)的影响。方法:回 顾性研究,连续收集我科实施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106例,依据是否静脉应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分为替 罗非班组和非替罗非班组,分析2组ICH类型并观察90 d预后转归。结果:106例AIS患者,1例(0.9%)发 生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替罗非班组的高血压、吸烟患者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而心房 颤动患者远低于非替罗非班组(P<0.001);但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sICH)发生率分别为8.5%(5/59)与 10.6%(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剂量替罗非班不增加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sICH 风险。
  • 临床研究
    马建宁;沈延君;李明;冶秀兰;王兆建
    2019, 14(12): 643-6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检测在卒中后癫痫的分型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卒中后癫痫患 者87例,均行V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VEEG对癫痫分型作用 以及不同类型卒中癫痫发作类型。结果:VEEG监测到癫样放电、临床发作的比例明显高于REEG监测 (P<0.05);VEEG监测到的临床发作中,13例临床诊断癫痫分型与发作时临床表现不符;脑梗死癫痫部分 性发作比例明显高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身性发作比例明显高于脑 梗死和脑出血(P<0.05)。结论:VEEG在卒中后癫痫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卒中后癫痫分型 判断,同时癫痫分型与脑卒中类型有一定关系。
  • 临床研究
    张建萍 ;王钰
    2019, 14(12): 645-6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卒中后抑郁及对患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 法:卒中后抑郁患者8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频rTMS。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 分、5-H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AMD 评分及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5-HT水平显著高 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后抑郁 患者的HAMD评分,提高5-HT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有效。
  • 临床研究
    徐珊珊;金雪红;吕圣龙;王永伟;赵伟伟
    2019, 14(12): 647-6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AD患 者60例纳入观察组,健康人群60例纳入对照组,分析2组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FBG)、白细胞(WBC)、24 h 尿蛋白(24h Upro)、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均高于对照组;a-脂蛋白(LP(a))、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ALB)、血浆总蛋白(TP)、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量表(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HOMA-IR、低密度脂蛋 白(LDL-C)、FBG呈负相关(r=-0.73、-0.58、-0.49),与HDL-C呈正相关(r=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分析显示,hs-CRP、LDL-C、LP(a)、FBG及Hcy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FA、VitB12是认知 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AD患者存在代谢性指标及炎性因子异常,hs-CRP、LDL-C、LP(a)、FBG及 Hcy是AD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FA、VitB12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 临床研究
    季列;毛仁玲;孙祥冬;徐军
    2019, 14(12): 650-6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48 例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观察组)及30例非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脑胶质瘤组 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MMP-2、Bax表达水平。分析MMP-2、Bax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比 观察组不同MMP-2、Bax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 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胶质瘤患者的MMP-2阳性率低于Ⅲ~Ⅳ期者, Bax阳性率高于Ⅲ~Ⅳ期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中MMP-2阳性者的中位 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Bax阳性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老年胶 质瘤术后患者有MMP-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的特征。
  • 临床研究
    熊国星;王鑫;程元辉;肖湘;吴夏
    2019, 14(12): 652-6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后H反射的变化。方法:纳入本院健康医护人员30例为对照组, 纳入完全性SCI患者30例为SCI组,其中急性期18例,慢性期12例。分别于入组时和入组后1个月进行 比目鱼肌H反射测定,并对SCI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SCI组H反射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但2 组间H反射最大H/M波幅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波呈现明显的频率抑制。SCI组急 性期及慢性期患者H波在刺激频率大(3 Hz)时频率抑制缺乏。而且急性期SCI患者刺激频率和最大H/M 波幅比大小有quadric相关(P<0.01)。结论:SCI后远端肌肉H波减小、最大H/M波幅比无明显变化及频 率抑制缺乏。
  • 临床研究
    王叶艳;陈莹
    2019, 14(12): 654-6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 影响。方法:65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给予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共观察4 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给予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17项(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给予威斯康星卡片 分类试验(WCST)评定。结果:治疗后第 1 周起,观察组 HAMD、SIOSS 评分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而治疗后第2周起,对照组HAMD、SIOSS评分才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 第1、2、3、4周HAMD、SI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WSCT评 分评分均好于治疗前(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MECT治疗伴自 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起效快,疗效确切,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 临床研究
    邱麟a ;高正伟a ;李中秋a ;罗志娟a ;赵婧a ;李盼a ;李雪清a ;李少波a ;熊敏芬b
    2019, 14(12): 656-6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卒中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合并有缺血性卒中的SAHS患者40例(联合组)、单纯SAHS患者40例(SAHS组)及单纯缺血 性卒中患者40例(卒中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总抗氧 化能力(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细胞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 死因子(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的SOD、TAOC水平均明显 低于SAHS组、卒中组,MDA明显高于SAHS组、卒中组(P<0.01),且SAHS组的SOD、TAOC水平明显低 于卒中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卒中组(P<0.01);联合组的MMP-9、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 显高于SAHS组、卒中组(P<0.01),且SAHS组的MMP-9、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卒 中组(P<0.01)。结论:SAH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与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可能有重要关联。
  • 临床研究
    吴小军 ;方廷兵 ;王艳丽 ;殷晖
    2019, 14(12): 658-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我院收治的AION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 33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1月后复查 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并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 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AION,能够 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功能。
  • 临床研究
    奚晓隽; ;汤继宏 ;冯隽 ;张兵兵 ;师晓燕 ;刘燕
    2019, 14(12): 660-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生酮饮食疗法治疗婴儿痉挛(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IS 患儿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并比较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特征差 异。结果:本组34例患儿中,“无效”9例(26.5%),纳入无效组;“有效”25例(73.5%)纳入有效组。2组患 儿平均年龄和接受生酮治疗时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接受生酮饮食疗效更好(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以消化道反应居多。结论:生酮饮食治疗安全、有效,在一定条件下,可 作为癫痫的辅助治疗手段。
  • 临床研究
    陈黛琪 ;邱云
    2019, 14(12): 662-6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早期识别方法的应用对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纳 入标准的老年住院患者130例,根据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住院常规的分级 护理,改良组则对患者进行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并根据不同程度制订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统计改良组患者 早期认知障碍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21例存在不同程 度的早期认知障碍症状。改良组跌倒、焦虑和误(漏)服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 经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并实施相应护理方案可 有效减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 临床研究
    何璀;余利平;陈伟;霍云翔;龚士虎;徐汉明
    2019, 14(12): 663-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门诊随诊制度建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自我管理,观察组基于《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1年。调查2组患者院后1年内的精神分裂症复发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 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价2组干预前后症状与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进行治疗依 从性与就诊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院后1年内,观察组的复发率、BPRS、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依从性和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医院精神科门诊中实施精神分裂 症门诊随诊制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院外的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就医满 意度。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唐春花;胡子成;郭露;朱洁;李琼;杨海梅;皮燕;高长越;张莉莉
    2019, 14(12): 664-6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胡发涌a ;魏欣a ;李志军b ;肖君b
    2019, 14(12): 667-6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