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邢秋泓;柳华;唐卉;李伟;蒋悦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5, Vol. 20 ›› Issue (6) : 369-372.

PDF(980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980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5, Vol. 20 ›› Issue (6) : 369-372.
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邢秋泓,柳华,唐卉,李伟,蒋悦欢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 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至2024年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VaD患者100例作为VaD 组,同步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因其他原因需行头颅核磁检查的认知功能正常患者 9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且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头颅核磁检查结果、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 检查(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和心理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波群P1、N1、P2、N2、P3在FZ、CZ、PZ导联的变化情况。结果:VaD组患者饮酒史、高脂血症 史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头颅核磁检查结果示脑白质疏松、陈 旧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减退和执行力减退的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VaD组患者 听觉ERP波群P1、N2、P3在FZ、CZ、PZ导联的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听觉ERP波 群 N1、P2 在 FZ、CZ、PZ 导联的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aD 组患者听觉 ERP 波群 P3 在 FZ、CZ、PZ 导联的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听觉 ERP 波群 N2 在 PZ 导联的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2组患者听觉ERP波群P1、N1、P2在FZ、CZ、PZ导联的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D 组患者听觉ERP波群N2在FZ、CZ导联的波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D 患者饮酒史、高脂血症史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的发生率较高,头颅核磁检查脑白质疏松、陈旧性脑梗 死、脑微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存在多认知域功能下降及焦虑、抑郁异常心理;听觉ERP波群N1、P2无明显神 经电生理改变,P1可能表现为潜伏期延长,N2、P3可随认知功能减退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 认知 / 事件相关电位 / 潜伏期 / 波幅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邢秋泓;柳华;唐卉;李伟;蒋悦欢. 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 20(6): 369-372

PDF(980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