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王丹蕾;薛峥;覃奇雄;李静怡;赵经纬;毛志娟
    2022, 17(5): 249-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miR-218-5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8只8周雄性C57小鼠随机分配至MPTP组和PBS 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kg MPTP或等体积无菌PBS,每隔2 h注射一次,共4次。另将36只8周雄性C57小 鼠随机平分为(NC agomir + PBS)组(NCPBS 组)、(NC agomir + MPTP)组(NCMPTP 组)、(miR-218-5p agomir+PBS)组(218PBS组)、(miR-218-5p agomir+MPTP)组(218MPTP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双侧黑质立 体定位注射miR-218-5p agomir/NC agomir,3 d后腹腔注射MPTP或PBS。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 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荧光定量 PCR 检测小鼠黑质 miR-218-5p 和 Wnt7a、 Ctnnb1、Lef1、Birc5 mRNA的表达。结果:与PBS组相比,MPTP组小鼠黑质miR-218-5p表达显著下降(P< 0.05);与 NCPBS 组相比,NCMPTP 组 TH+ 细胞数量和 TH 蛋白表达减少(P<0.05),Wnt7a、Ctnnb1、Lef1、 Birc5 mRNA表达下降(P<0.05);与NCMPTP组相比,218MPTP组TH+ 细胞数量和TH蛋白表达增加(P< 0.05),Wnt7a、Ctnnb1、Lef1、Birc5 mRNA 表达上升(P<0.05)。结论:miR-218-5p 可能通过调控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MPTP诱导的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提示miR-218-5p有可能成 为PD的潜在治疗靶点。
  • 论著
    张娜;刘仲仲;逯青丽;王静;刘佩;刘燕;常乔乔;王燕;宋沉生;蔺雪梅;王芳;吴松笛
    2022, 17(5): 254-2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 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连续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入院的AIS患者, 并在入院确诊后随访1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 险因素,采用R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 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95%CI 1.052~1.087,P=0.000)、合并肺炎(OR=3.121,95%CI 1.595~ 6.107,P=0.001)、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 1.062~1.217,P=0.000)、心房颤动(OR=1.816,95%CI 1.059~3.115,P=0.030)、入院NIHSS评分(OR=1.196,95%CI 1.153~1.241,P=0.000)是西安地区AIS患者 随访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成功建立预测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 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 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df=8,P=0.142)。结论:成功建立用于预测AIS患者随访1年 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校准度。
  • 论著
    尚玲;李琪;杨栋;刘学军;张雪花
    2022, 17(5): 259-2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境稳定剂是否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症状。方法:利 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42例BD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采集粪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经 PCR扩增、文库构建和质检后,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Uparse软件聚类筛选获得OTUs;利用QIIME 软件计算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指数(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使用 基于OTUs的Bray-Curtis距离进行PCoA分析,计算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利用LEfSe软件应用线性判别分析 方法(LDA)进行差异物种筛选;ELISA检测B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治疗前BD 组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低于HC组(P<0.05),治疗后BD组 的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BD组的厚壁菌门及其下的梭菌纲、梭 菌目、瘤胃球菌科、韦荣菌科、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高于HC组,而治疗后BD组的厚壁菌门及其下毛螺 菌科、醋酸菌科和拟杆菌目的丰度高于治疗前BD组(P<0.05);治疗前BD组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低于HC 组和治疗后BD组(P<0.05),而治疗后BD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 道毛螺菌科相对丰度分别与YMRS总分、IL-1β和TNF-α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境稳定剂可通 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BD患者的症状。
  • 论著
    李锋森 ;孟毅 ;乔明亮 ;成家宏
    2022, 17(5): 264-2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疗效。 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建库到2021年3月关于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的临床随机对 照试验,由 2 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运用 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筛选后最终得到1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实验,共计 904例PPP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头晕 症状[MD=-7.19,95%CI(-9.52,-4.86),P<0.01],缓解焦虑情绪[MD=-2.45,95%CI(-4.39,-0.51), P<0.01]及抑郁情绪[MD=-3.59,95%CI(-6.10,-1.09),P<0.01],提高有效率[OR=2.46,95%CI(1.43, 4.21),P<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观头晕 症状,并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论著
    曾祥新 ;陶然 ;刘慧慧 ;杨添淞 ;吕晓琳 ;李佳诺 ;韩名媛 ;祁美慧 ;吴月妮 ;孙芳瑞 ;孙忠人
    2022, 17(5): 269-2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CiteSpace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以CNKI 中文数据中建库至2021年1月文献作为资料来源,将其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合作网 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分析方法研究作者、机构、时间曲线、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结果:截止2021 年1月,检索到针灸治疗CFS相关文献546篇,筛选后纳入493篇。作者可视化分析显示文献被引频次≥7 次的共4位,发文量≥13篇的共10位。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显示发文频次≥5次的共10个,发文量≥45篇 的共5个。针灸治疗CFS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CFS、针刺、艾灸、应激、免疫机制。自建库以来前10位爆发 关键词分别为CF、拔罐、实验研究、电针、应激、随机对照试验、穴位埋线、灸法、腹针、改良长蛇灸。结论: 主要研究趋势治疗方法为艾灸与腹针疗法,穴位为孙氏腹针、靳三针,病因病机为脑肠轴、肠道菌群、HPA 轴等,共病为焦虑抑郁共病,同时缺少针灸防治CFS的相关研究。针灸治疗CFS的研究数据丰富、治疗方 法多样、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比重平衡,但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沟通交流较少。
  • 综述
  • 综述
    张冲;孙瑾;王菁华
    2022, 17(5): 275-2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骼肌是人体最有活力并且最有可塑性的组织之一,它占人体总体重的40%,并且包含人体所有蛋 白质的50%~75%。在骨骼肌运动过程中,每条肌纤维的收缩都受运动神经元的一个分支支配。骨骼肌失 神经后,在结构、形态和超微结构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自噬是细胞自杀的一种保守的形式,是失神 经骨骼肌中卫星细胞耗竭的潜在机制。TGF-β1是TGF-β家族成员之一,并且通过自噬途径介导骨骼肌的 萎缩效应。
  • 综述
    谢银平 ;肖玲 ;郑雅格 ;王高华;
    2022, 17(5): 277-2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增加社会经济负 担。主流观点认为抑郁症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完美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DNA甲基化 是最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也是抑郁症中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机制。本文对常见DNA甲基/去甲基化酶 与抑郁症的关系,候选基因DNA甲基化与DNA甲基化组学在抑郁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DNA甲基化与抗抑 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
    张娟利;刘清;王菲
    2022, 17(5): 281-2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黄芪总皂苷(AST)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功能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方 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AST组,每组10只。模型 组、阳性对照组和AST组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BCCAO)建立VD大鼠模型,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甲磺 酸二氢麦角碱缓释胶囊混悬液,AST组每天给予AST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共给药7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5- 羟色胺(5-HT)、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的含量; Western blotting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 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自第2天开始,阳性对照组和AST 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AST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 (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DA、5-HT和AchE的含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 性对照组和AST组大鼠海马组织中DA、5-HT和AchE的含量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Bcl-2的相对表达降低,而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 组和AST组Bcl-2的相对表达提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相对表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 织中SOD的含量低于假手术组、MDA和ROS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 AST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的含量升高,MDA和ROS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AST可显著改善VD大 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抑制氧化应激和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 基础研究
    唐宇 ;罗华 ;何金跃 ;王晓东
    2022, 17(5): 285-2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及持续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 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卒中绿色通道救治并进行溶栓的患者260例,根据救治流程分为传 统流程组123例、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77例、持续流程优化组60例,比较3组患者的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 (DNT)、就诊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IT)及影像学检查至静脉溶栓时间(INT)、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率、溶栓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未溶栓患者的比例。结果:传统流程组、 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和持续流程优化组的 DNT、DIT、INT 有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流程优化组的 DNT、DIT、INT最短,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次之,传统流程组最长。3组溶栓24 h及7 d后NIHSS评分变化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持续流程优化组NIHSS评分变化更大。相比于传统流程组,其它2组的 溶栓率提高(P<0. 05),未溶栓患者中有相对禁忌证的比例增加(P<0. 05)。结论: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流 程管理模式可以缩短DNT、减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溶栓率。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刘彦龙;张媛媛;杨淼;马龙;尤晓涵
    2022, 17(5): 289-2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方 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WML患者132例,根据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评估 严重程度,并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严重程度 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C 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重度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HCY、CRP 是缺血性 WML 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 0.05),回归方程为-38.397+0.082×糖尿病病程+0.477×HCY+2.269×CRP;经ROC曲线分析,糖尿病病程、 HbA1c、HCY、CRP、回归方程新指标均对缺血性WML严重程度具有诊断价值,且回归方程新指标的诊断 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HCY、CRP四项指标的联合方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缺血性 WML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
  • 临床研究
    魏玉惠; ;王娜 ;袁江 ;王钦 ;刘彤宇 ;武星星 ;王云甫;
    2022, 17(5): 292-2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报道一例早期MRI阴性的伴小细胞肺癌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探讨抗γ-氨基丁酸B (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抗 GABAB 受体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作性意 识障碍入院,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逐渐出现定向力、近期记忆力、计算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颅脑 MRI提示左侧海马异常信号(T2WI、FLAIR高信号),脑脊液抗GABAB受体抗体阳性,PET-CT及淋巴结穿 刺明确非小细胞肺癌并淋巴结转移。经免疫调节、放化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笔者通过查阅、分析文 献发现既往抗GABAB受体脑炎134例,多数呈癫痫起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以及意识改变。颅脑MRI常 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区异常信号,常伴小细胞肺癌,早期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 后。结论:抗GABAB受体脑炎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
  • 临床研究
    毋涛a ;汤明磊b ;朱从健a
    2022, 17(5): 295-2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保护作 用。方法:将96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 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疗程 8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检测 血清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 营养因子(BD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采用格拉斯哥预 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治疗 4、8、12 周,2 组 NIHS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 组 MoCA、MMSE、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FAP、NSE、MDA及 MPO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 组 NGF、BDNF、SOD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3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5.00%)较对照组(60.42%)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 达拉奉能促进STBI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保护认知功能并改善近期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神 经损伤及重建相关因子有关。
  • 临床研究
    杨涛a ;王娜 ;狄东川b ;李婕a ;张现峰a
    2022, 17(5): 299-3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抑郁症合并 睡眠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脑电生物 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抑郁情况(HAMD评分)、睡眠情况(PSQI分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 组HAMD评分、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治 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2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 者,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具有良 好的安全性。
  • 临床研究
    周城林 ;熊俊义 ;陈毅
    2022, 17(5): 302-3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于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 将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热敏 灸法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吞咽训练法,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疗效、藤岛 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积分为疗效标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治疗后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都有提高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 吸入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徐良; ;张朋朋 ;王贤军;
    2022, 17(5): 304-3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王杰;陈俊;王焕明
    2022, 17(5): 307-3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