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贺宏梅;孙健;王欢欢;马书静;张海燕;邹玉安;翟秀珍;薛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2, Vol. 17 ›› Issue (3) : 155-158.

PDF(934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934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2, Vol. 17 ›› Issue (3) : 155-158.
临床研究

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 贺宏梅,孙健,王欢欢,马书静,张海燕,邹玉安,翟秀珍,薛茜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回顾 性分析NVAF患者 700 例,按口服抗栓药物不同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前者分为达比加群亚组、华法 林亚组,后者分为拜阿司匹灵亚组和硫酸氢氯吡格雷亚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临床和实验 室资料,统计患者的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 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随访是否发展为VD及严重出血情况。结果:700例患者中共出现 VD 59例(8.43%),其中抗凝组9例(1.29%),抗血小板组50例(7.14%),抗血小板组中VD的比例高于抗 凝组(P<0.05)。拜阿司匹灵亚组的VD比例显著高于华法林亚组和达比加群亚组(P<0.0083), 华法林 亚组和达比加群亚组的VD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TIA发作史、 慢性肾病的患者发生VD的比例较高(P<0.01)。VD患者的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 分显著高于无VD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药物、年龄、慢性肾病、HAS-BLED评分、 CHA2DS2-VASc评分是发生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VAF患者中,抗凝药物对VD的疗效强于抗血 小板药物,华法林和达比加群在防治 VD 方面无差异。年龄越大,合并慢性肾病、HAS-BLED 评分和 CHA2DS2-VASc评分越高,越易发展为VD。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 CHA2DS2-VASC评分 / 血管性痴呆 / 脑卒中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贺宏梅;孙健;王欢欢;马书静;张海燕;邹玉安;翟秀珍;薛茜. 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 17(3): 155-158

PDF(934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