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FLAIR MRI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应用

张梦露; ;赵彤彤; ;隋汝波 ;杨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2, Vol. 17 ›› Issue (2) : 97-99.

PDF(1467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1467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2, Vol. 17 ›› Issue (2) : 97-99.
综述

3D-FLAIR MRI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应用

  • 张梦露12 ,赵彤彤12 ,隋汝波2 ,杨旭1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近年来,眩晕疾病相关前庭评价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外周性眩晕尤其单侧/双侧外周前庭病变的 定位诊断水平。但如何更精准地进行迷路(如半规管)或前庭神经受损定位、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仍是目 前的诊断难点。临床上,磁共振成像(MRI)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 的应用,协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进行迷路及其邻近微小结构病变(如内淋巴积水、血-迷路屏障受损、迷路 炎、迷路出血和前庭神经受损等)的定位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为单侧/双侧外周前庭病变的精准定位及 病因推测提供了更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证据。

关键词

外周性眩晕 / 诊断 / 定位 / 机制 / 3D-FLAIR MRI增强后延迟扫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梦露; ;赵彤彤; ;隋汝波 ;杨旭. 3D-FLAIR MRI增强后延迟扫描技术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应用[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 17(2): 97-99

PDF(146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