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刘宇昊;高文昌;阴鲁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7) : 401-403.

PDF(979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979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7) : 401-403.
临床研究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 刘宇昊,高文昌,阴鲁鑫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与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aSAH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在发病3 月时评估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3分)组258例、预后不良(mRS≥3分)组140例,并对2组患者 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预 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更大,高血压患者更多,Hunt-Hess评分、WFNS SAH评分更高,Fisher评 分更高,入院时NLR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 NLR、发病年龄、Hunt-Hess 评分增加和 Fisher 评分增加是 aSAH 3 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0.05)。在ROC曲线分析中,NLR为11.6时被确定为区分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 0.794(95% CI:0.749~0.839,P<0.001),当 NLR 截断值为 11.6 时,最大 Youden 指数 0.471,其敏感度为 78.6%,特异度为68.6%。结论:在aSAH患者中,入院时外周血NLR是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预后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宇昊;高文昌;阴鲁鑫.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与功能结局的关系[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 16(7): 401-403

PDF(97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