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赵鑫a ;刘力玮b ;朱舟a* ;朱遂强a*
    2020, 15(11): 621-6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V2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本文报道一例 CV2抗体相关PNS患者,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患者首诊时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边缘 性脑炎的症状,CV2抗体阳性,全身PET-CT提示胸腺占位,病理活检示胸腺囊肿,胸腺切除术后症状迅速好 转。但2年后患者出现全身无力,CV2抗体、AChR抗体及Titin抗体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免疫治疗后 明显好转。既往报道的CV2抗体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共9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周围神经 病、舞蹈症、小脑性共济失调、自身免疫性脑炎、视神经炎或视网膜病变和肌无力综合征,常见的肿瘤类型包 括小细胞肺癌和胸腺瘤。结论:CV2抗体相关PNS临床表现多样,伴胸腺占位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边缘性 脑炎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复发性PNS十分罕见,当排除肿瘤复发时给予免疫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 论著
    廖宗峰;金迪;李赛君;彭希;李瑾;李玲
    2020, 15(11): 627-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 量表(SSCI)对16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7.75±17.59)分,内在病耻 感得分为(37.10±12.18)分,外在病耻感得分为(20.74±6.66)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自理 能力、是否持续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对性生活是否有影响及是否坚持复查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 响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有中等程度的病耻感,主要表现为内在病耻感。
  • 论著
    陈诚 ;王惠玲 ;王高华 ;蒋田仔 ;周媛 ;吴士豪 ;黄欢 ;邹寄林
    2020, 15(11): 631-6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相关 性。方法:纳入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与健康成年者(正常对照组)各30例进行静息态磁共振(rs-fMRI)扫描,并行数字符号测试(DST)、数字广度测试(DSPT)及语言流畅性测试(VFT)。对rs-fMRI数据进行 常规预处理,将基于体素VMHC的方法应用于数据分析,比较2组VMHC值及认知功能测试评分,分析抑 郁症组VMHC值与认知功能测试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双侧额中回及双侧颞 上回 VMHC 值明显降低(P<0.01,AlphaSim 校正,体素个数>5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 DST、 DSPT及VFT评分明显下降(P<0.05)。抑郁症患者双侧颞上回VMHC值与DST评分呈正相关(r=0.45,P= 0.002);双侧额上回VMHC值与DSPT及VFT评分呈正相关(r=0.32,P=0.01;r=0.34,P=0.02)。结论:首发抑 郁症患者双侧额中回及双侧颞上回静息态脑VMHC明显下降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 综述
  • 综述
    吴玲姗;喻志源;骆翔
    2020, 15(11): 635-6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均可分泌的纳米微囊泡,主要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微小RNA等信号分子参与 多种信号通路,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应答、抗原呈递等。神经系统损伤后仅可引起有限的神经修复, 缺乏持续性的再生能力,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可促进受损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内源性神经元生长。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能是这种再生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介质。本文结合最新的 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机制予以综述。
  • 综述
    柳雅洁 ;李自如 ;袁军
    2020, 15(11): 637-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预后常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时间、侧支循环、血栓负 荷、术前静脉溶栓、基线NIHSS评分和基线梗死区域等因素均可影响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及临床预后。此外,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剧烈的血压波动、高血糖和围术期体温升高与血管内治疗后患者 预后不良相关。
  • 综述
    陈菲;李维辛
    2020, 15(11): 641-6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知障碍药物疗效不佳,管理的关键策略包括早期诊断,延缓疾病发作和减缓疾病进展,因此,识别 认知障碍的早期标志物是当前关注的重要课题。肌少症是近年来才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到的老年综合 征,部分研究认为肌少症是认知障碍的早期标志物,但国际上尚无统一结论,故本文就肌少症和认知障碍 的相关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
    赵欣;姬孟艳;董强
    2020, 15(11): 645-6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厚朴酚对脑卒中后抑郁小鼠神经炎性及 HPA 轴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孤养法复合因素建立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分组前进行行 为学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卒中后抑郁(PSD)组、阳性药物组和厚朴酚组(20 mg/kg),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 物,连续28 d。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 介素-6(IL-6)含量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及血清CORH含量。结果:与PSD 组相比,厚朴酚组的TNF-α 、IL-1β、IL6表达水平下降;与PSD组相比,厚朴酚组的CRH、ACTH、CORH表达 水平下降。结论:厚朴酚可改善卒中后抑郁小鼠的神经炎性反应,降低卒中后抑郁对HPA轴的应激性刺激。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阮晓兰;刘汉臣
    2020, 15(11): 648-6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预后指数(SPAN-100)对于行早期血管内治疗(EVT)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 性卒中(ALVOS)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行EVT的ALVOS患者,根据SPAN-100评分分为<100 组和≥100组,统计2组的性别、年龄、血压、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分析影响 ALVOS患者EVT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128例ALVOS患者,其中<100组107例(83.59%),≥ 100组21例(16.41%)。≥100组女性比例、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房颤病史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均高 于<100 组(P<0.05),≥100 组术前 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 CT 评分(ASPECTS)显著低于<100 组(P< 0.05);2组术前血压、糖尿病比例、TOAST分型、病变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组发病到置鞘时间明显短于<100组(P<0.05),2组桥接治疗比例相当(P>0.05);在血管再通上,2组血管 再通时间、术前侧支循环状态、取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组TICI≥2b级的比例显 著低于<100组(P<0.05);≥100组的90 d mRS评分显著差于<100组(P<0.05),≥100组的90 d功能独 立比例显著低于<100 组(P<0.05),2 组 90 d 死亡率、出血转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收缩压、不良侧支循环、ASPECTS评分是影响ALVO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 因素(OR=1.035、1.726、1.538,P<0.05)。结论:SPAN-100并不能作为ALVO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预测评估工具,但术前高收缩压、不良侧支循环、ASPECTS评分是影响ALVO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临床研究
    申松波 ;胡胜 ;吴星 ;荣亮 ;方媛 ;吕华荣
    2020, 15(11): 652-6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 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脑出血 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10 mL)、中量出血组(10~30 mL)及大 量出血组(>30 mL);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及重度损伤组。 另纳入同期来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且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IL-6水 平,分析并且比较研究组不同脑出血量分组、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组的血清hs-CRP、IL-6 水平。 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大量出 血组高于中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均P<0.05);重度损伤组高于中度损伤组,中度损 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 损伤有密切关系,血清hs-CRP、IL-6水平可作为诊断脑出血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临床研究
    谢乐;刘锦平;温磊;杨杰
    2020, 15(11): 654-6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 方法: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109例,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组(观察 组,n=5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58)。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 并发症率,术后6月采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AD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减压时间、术中失血量、去骨瓣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质切口、白质切 开深度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 的脑水肿增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癫痫、失语及视野缺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3、6月,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预后 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安全有 效,可降低再出血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 临床研究
    付彦;黄勇军;张艳丽;张正慧
    2020, 15(11): 658-6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析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缺血性卒中继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认知、情绪 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缺血性卒中继发VCI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 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 后认知功能(MoCA评分),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 生存质量状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结果:治疗3月后MoCA各项评分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2组BI指数明显提升(P< 0.05),且观察组BI指数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WHOQOL-BREF的4项评分均明显高于 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继发VCI患者,可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改善情绪、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用药安 全性良好。
  • 临床研究
    刘秀颖;蓝瑞芳
    2020, 15(11): 661-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 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 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10 mL)、中量出血组(10~30 mL)及大量出血组(> 30 mL);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及重度损伤组。另纳入同期来院体 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且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IL-6水平,分析并且比较研究 组不同脑出血量分组、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组的血清hs-CRP、IL-6 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大量出血组高于中量出血组、中量出血 组高于小量出血组(均P<0.05);重度损伤组高于中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均P<0.05)。 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血清hs-CRP、IL-6水平 可作为诊断脑出血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临床研究
    冯志铁;杨金理;黄开让;谭秀茹
    2020, 15(11): 664-6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乙状窦后入路术式对岩骨后脑膜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岩骨后脑 膜瘤患者140例,均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手术前与手术后1年患者 生存质量情况及手术前与手术后8 d患者SAS、SDS、VAS评分。结果: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头痛不适、肿 瘤压迫、视乳头水肿发生率相比手术前低(均P<0.05)。手术后1年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相比手术前高(均P<0.05)。手术后8 d患者SAS、SDS、VAS评分相比手术前低(均 P<0.05)。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术式对颅脑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减轻疼痛程度。
  • 临床研究
    田春雷;王晓丹;孙拯;张建松
    2020, 15(11): 666-6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放疗后进展性病灶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 2017年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放疗后进展性病灶需再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 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随访患者22例,随访时间2~24月,平均随访时间12月,20例患 者再次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偏瘫加重1例,不完全失语1例。术后无死 亡病例。术后8例证实为坏死组织,4例为胶质细胞增生,10例确诊肿瘤复发。结论:对脑胶质瘤放疗后 患者,出现进展性病灶,如果占位效应显著,症状进行性恶化,再次开颅手术对患者有积极意义。
  • 临床研究
    杜丽媛a ;陈晨a ;王翠b ;李英娇a ;连亚军a ;刘洪波a ;赵志华a ;谢祎a ;谢南昌a
    2020, 15(11): 668-6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2例 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报道的2例患者均表现为口 角歪斜、耳痛、外耳道疱疹,同时伴有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前庭功能检查均示: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双 侧水平半规管受损,电测听结果示:2例患者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1例以中高频听力受损为著,另1例 以高频听力受损为著。2例患者颅脑MRI均无特异性改变。搜索既往报道的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 合征患者4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侧耳部疱疹、耳部剧痛,同侧周围性面瘫伴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前庭功能检查示以水平半规管受损多见,电测听结果示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高频为著。颅脑MRI表现 无特异性。结论:病史、前庭功能检查及电测听结果有助于早期诊断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并有 助于其与贝尔麻痹鉴别诊断。
  • 临床研究
    陈佩顺;李陶韬;关红丽;闵瑜;张婉容;屈菲;李豪;杨文;黄小华;罗卫
    2020, 15(11): 670-6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步态中的作用。方法:把90例 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平板组、助行仪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 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时,联合组接受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平板组进行活动平板训练,助行仪 组进行足下垂助行仪训练,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分别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量步速、左右 步长差和最大主动踝背屈角度等,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胫前肌最大主动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用 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评分、步行功能分级分别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 联合组的步速、左右步长差、最大主动足背屈角度、步行功能分级、下肢FMA评分、胫前肌iEMG值等指标 改善明显,优于平板组和助行仪组(均P<0.001)。结论:足下垂助行仪结合活动平板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 中后足下垂步态和偏瘫下肢的运动功能。
  • 短篇论著
  • 短篇论著
    张艳;韩瑜鹏;宋中原;郭长娥
    2020, 15(11): 673-6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论著
    马涛;黄振山
    2020, 15(11): 675-6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短篇论著
    刘伟丽;刘宇佳;姚欣;吴婉露;樊双义
    2020, 15(11): 677-6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 个案报道
    徐海波;杨蝉与
    2020, 15(11): 679-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个案报道
    康健捷a ;刘俊花 ;罗晓媛b ;陈胡林c ;邓兵梅a ;杨红军a
    2020, 15(11): 681-6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