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

王秋茹;贾媛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11) : 578-580.

PDF(521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521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11) : 578-580.
临床研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

  • 王秋茹,贾媛媛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评估血清钙离子、维生素D水平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改变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发生的相关性。方法:BPPV患者176 例为BPPV组,根据骨密度检查分为正常骨密度亚组(45 例)、骨密度 减少亚组(53 例)和骨质疏松亚组(78 例),并选择65 例无眩晕或头晕病史的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回顾 性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钙离子、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血清I 型胶原C 端肽 (s-CTX)、尿脱氧吡啶啉(u-DP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结果:血清钙离子浓度在各组间均正常。正 常骨密度亚组、骨密度减少亚组和骨质疏松亚组分别有13.3%、17.0%、59.0%的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并且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与BPPV患者的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48,P=0.002)。骨质疏松亚组的骨钙蛋 白和u-DPD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骨密度亚组或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证实骨质疏松(OR 2.8,95% CI 1.34~ 8.77,P=0.032)和血清维生素D缺乏(OR 2.0,95% CI 0.94~3.33,P=0.032)是BPP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BPPV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和骨转换代谢增强密切相关。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 骨质疏松 / 维生素D缺乏症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秋茹;贾媛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11): 578-580

PDF(52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