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

王智鹏; ;吴伟; ;蒋章亮 ;秧茂盛 ;赖海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5, Vol. 20 ›› Issue (3) : 179-182.

PDF(1564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1564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5, Vol. 20 ›› Issue (3) : 179-182.
临床研究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

  • 王智鹏1,2 ,吴伟1,2 ,蒋章亮2 ,秧茂盛3 ,赖海玲2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92例急性颅内大 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血管造影闭塞端图像特点。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related occlusion,ICAD-O)组和栓塞性闭塞(embolic occlusion,EMB-O) 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脑血管造影闭塞端图像特点。针对有显著差异的临床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 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预测 ICAD-O、EMB-O 的价值。结果:92 例患者中, ICAD-O组49例,EMB-O组43例。ICAD-O组楔形征45例,非楔形征4例;EMB-O组楔形征5例,非楔形征 38例。2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房颤、栓塞部位、闭塞端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房颤、闭塞端形态可以预测ICAD-O和EMB-O(均P<0.05),栓塞 部位无法预测 ICAD-O 和 EMB-O(P>0.05),其中楔形征预测 ICAD-O 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 91.8%、 88.4%,非楔形征预测EMB-O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8.4%、91.8%。结论:年龄、房颤、血管造影闭塞端形 态可以帮助术者及时预测ICAD-O和EMB-O,有助于最佳干预策略的制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 颅内动脉栓塞性闭塞 / 脑血管造影 / 影像学特征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智鹏; ;吴伟; ;蒋章亮 ;秧茂盛 ;赖海玲.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闭塞端形态的病因学预测价值[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 20(3): 179-182

PDF(1564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