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针对脊髓损伤致急性自发痛模型大鼠急性痛超敏的影响

刘静a ;穆敬平b ;廖恒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10) : 606-608.

PDF(883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883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21, Vol. 16 ›› Issue (10) : 606-608.
基础研究

低频电针对脊髓损伤致急性自发痛模型大鼠急性痛超敏的影响

  • 刘静a ,穆敬平b ,廖恒b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脊髓损伤致急性自发痛模型大鼠急性痛超敏和自发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频电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低、中、高频电针组建 立急性脊髓 L2节段损伤模型。低、中、高频电针组分别用低频(2 Hz)、中频(50 Hz)、高频(100 Hz)电刺激 T8~T12节段夹脊穴和双侧“昆仑”和“足三里”,25 min/次,1 次/d,共14 d。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自发疼 痛行为,用足底热辐射测痛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PWL)和50%机械性缩足阈值(PWT);记录L1段 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及N波、P波的波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自发疼痛行为学动作的发 生次数增多(P<0.05);痛阈值降低(均P<0.05),急性痛超敏发生率增高(P<0.05),PWL和PWT降低(均 P<0.05),SEP潜伏期及N波、P波波幅均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3个电针组的自发疼痛行为学 动作的发生次数降低(均 P<0.05),痛阈值升高(均 P<0.05),急性痛超敏发生率降低(P<0.05),PWL 和 PWT降低(均P<0.05),SEP潜伏期及N波、P波波幅降低均P<0.05),且低频电针组的疗效优于中、高频电 针组(均P<0.05)。结论:低频电针可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痛阈,减轻急性自发痛超敏,改善自发痛引起的 行为学变化。

关键词

低频电针 / 脊髓损伤 / 急性痛超敏 / 自噬 / 自发痛行为学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静a ;穆敬平b ;廖恒b. 低频电针对脊髓损伤致急性自发痛模型大鼠急性痛超敏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 16(10): 606-608

PDF(883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