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相关机制 研究进展

李睿博杨靖石元洪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9, Vol. 14 ›› Issue (5) : 244-246.

PDF(485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485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9, Vol. 14 ›› Issue (5) : 244-246.
综述

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相关机制 研究进展

  • 李睿博12杨靖12石元洪2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电休克治疗(ECT)能有效改善抑郁症(MDD)患者症状,但作用机制目前仍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 ECT治疗后海马等脑结构出现神经增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多研 究表明,ECT治疗后MDD患者血清或血浆BDNF水平上升,并出现BDNF通路的相应生物学改变。但也有 少部分不一致的研究结果,BDNF前体(ProBDNF)的研究将可能进一步完善该机制。

关键词

抑郁症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电休克 / 机制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睿博杨靖石元洪. 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相关机制 研究进展[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 14(5): 244-246

PDF(485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