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国人120例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的定量检测研究

羊洁;刘英;冯建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9, Vol. 14 ›› Issue (10) : 538-540.

PDF(486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486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9, Vol. 14 ›› Issue (10) : 538-540.
临床研究

正常国人120例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的定量检测研究

  • 羊洁,刘英,冯建华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索正常国人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DCMAPD)的定量检测。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健 康志愿者120例,在常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基础上,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第1个负向波离开基线为起点、最 后1个负向波回到基线处为终点,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神经DCMAP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志愿者按年龄分为6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 每组20例。4条神经DCMAPD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仅正中神经20~ 29岁组与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名神经不同性别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APD的 定量检测简便易行,稳定性好,可针对不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变开展深入研究。

关键词

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 / 周围神经病 / 脱髓鞘 / 神经传导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羊洁;刘英;冯建华. 正常国人120例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的定量检测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 14(10): 538-540

PDF(486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