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

刘东媛 ;刘妮英 ;陈小奇 ;张红波; ;谈胤求 ;熊晓星 ;李明昌 ;陈谦学 ;张世忠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7) : 367-368.

PDF(406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406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7) : 367-368.
临床研究

产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

  • 刘东媛1 ,刘妮英1 ,陈小奇1 ,张红波1,2,3 ,谈胤求2 ,熊晓星2 ,李明昌2 ,陈谦学2 ,张世忠3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IS患者的病例资料 和诊治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6例足月分娩孕产妇,平均年龄(25.6±11.3)岁,平均发生卒中时间为 (8.57±6.34)d。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50%)、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5例(31%)、进展性 脑卒中(SIE)2例(12.5%)、完全性脑梗死(CS)1例(6.5%)。随访6~14月,平均10.2月。TIA和RIND共13 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或轻微神经功能障碍,其中2例不全失语,3例肢体力弱,生活能自理。2例SIE均有偏 瘫,言语欠流利,1例CS意识障碍,长期昏迷,长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结论:PIS临床少见,好发于产后早 期,以TIA、RISD多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多数预后较好。

关键词

缺血 / 卒中 / 妊娠 / 分娩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东媛 ;刘妮英 ;陈小奇 ;张红波; ;谈胤求 ;熊晓星 ;李明昌 ;陈谦学 ;张世忠. 产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7): 367-368

PDF(406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