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术式对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疗效的比较

刘锋;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肖学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4) : 208-210.

PDF(506 KB)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S数据库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湖北省优秀期刊
中国知网网络首发期刊
PDF(506 KB)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018, Vol. 13 ›› Issue (4) : 208-210.
临床研究

3种不同术式对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疗效的比较

  • 刘锋,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肖学谦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分析3种不同术式对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 2017年1月我院行脑膜瘤切除术的62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小脑幕入路组 (n=18)、经乙状窦后入路组(n=17)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n=27),术后72 h采用MRI增强扫描评估3组 肿瘤切除程度,比较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72 h,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 根治性切除率达到77.78%,明显高于经小脑幕入路组和经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但经小脑幕入路组和 经乙状窦后入路组根治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术后并发症显 著高于经小脑幕入路组和经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3、6个月3组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6个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患者NIHSS评 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术后1、3、6个月3组KP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3、6个月经 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经小脑幕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 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经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随访10个月到4年,3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第2、3 年 经小脑幕入路组出现2 例(11.11%)肿瘤复发,术后第3 年经乙状窦后入路组出现2 例(17.65%)肿瘤复发, 术后第4年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组出现1例(3.70%)肿瘤复发,复发率为8.06%(5/62)。结论:经岩骨乙状窦 前入路肿瘤根治性切除率较高,术后神经损伤恢复显著、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复发率较小,但术后并发症发 生风险较高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 神经外科手术 / 神经损伤 / 生活质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锋;肖三潮;千超;李峰;张毓;肖学谦. 3种不同术式对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疗效的比较[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 13(4): 208-210

PDF(506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